第37章倭寇之患(2 / 2)

那個士兵捂住了臉,期期艾艾地對申不凡說道:“申將軍,小人有眼不識泰山,將軍大人大量,請恕罪。”

申不凡手一擺:“不必了,不知不怪。見麵禮已經給過了,不知道夠不夠?”

張韜三角眼一瞪,手指著那個士兵:“該死!本府三令五申,不得徇私斂財,你這狗才頂風作案,竟然把竹杠敲到申將軍頭上來了,該當何罪?”

申不凡覺得張掏空這一番裝腔作勢的表演已經難以再看下去了,在邊上說了一句:“當兵的也不容易,一時犯糊塗在所難免,請張大人看我的薄麵,這次放過他罷。”

張韜就坡下驢,趕緊說:“若不是看在申將軍麵上,本官將你這個狗才關入大牢,整上三五個月,叫你如此猖狂!還不快謝謝申將軍!”

那個士兵拜倒在申不凡跟前,咚咚咚磕了幾個響頭。

申不凡把他攙起來,說道:“免了吧,下不為例。”

張韜把二人迎進府衙,一路上不住表白:“下官禦下不嚴,出了這樣的醜聞,影響了將軍的心情,真是慚愧。”

申不凡哈哈一笑:“俗話說得好,‘水至清則無魚’,吃公差飯的,哪個敢保證鐵板一塊,不伸手拿張口要的?你這地方上還是好的,在京城中,那些官差,索要起來更加肆無忌憚。”

張掏空本來心中有點惴惴,怕申不凡結下疙瘩,聽他一番寬解,懸著的心放了下來。自己在彈丸之地湖州固然可以人五人六,但是對這個來自京城的申將軍可不敢絲毫怠慢。申不凡不但級別比他高,更重要的是,他受上方委派,肩負重要使命。出了差錯,姓申的隨隨便便在上麵說句話,他這個太守,就要當到頭了。

張掏空又想到:從申不凡的語氣來看,似乎京城裏的官兒撈錢的手腕更加厲害,看來以後本府這方麵要更加不遺餘力。

進了內衙,張掏空請二人上座,又吩咐仆從上了香茶。

張掏空開口問道:“不知申將軍何時到的湖州?”

申不凡故意說:“來了有一些日子了,不過本將軍調查的是一件極為隱秘的案子,所以這些日子一直沒有來打攪張大人。”

張掏空吃了一驚:“申將軍來了很久了?不知道將軍調查的是什麼方麵的案子?”

申不凡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未必竇大人沒在信中給你說清楚麼?”

“啊,竇大人是給下官來信,信上隻是說要下官全力配合將軍的工作。”

“這就是了,該讓張大人知道的,自然會對大人言明。不該大人知道的,大人也不要去打聽。”

張掏空幹笑一聲:“那是,那是。不知道將軍這些日子有沒有什麼收獲?”他做賊心虛,知道平日的所作所為要是傳到上司那裏去了,後果一定很嚴重。

申不凡見他熱心過頭,忍不住敲打他一下:“唔,調查這麼多天,也沒有什麼頭緒。不過,在湖州,本將軍聽到了不少關於張大人的言論。”

張掏空嚇了一跳,冷汗從背上冒出來。老百姓不可能幫自己說什麼好話,這一點自知之明他還是有的。

張掏空急忙倒打一耙:“申將軍,本地民風彪悍,惹事的刁民層出不窮,偷拐搶騙無所不有,像那些誣陷栽贓的事情太普遍了。下官大力整治,收效甚微。將軍不要輕信。”

申不凡微微一笑:“本將軍難得那麼好糊弄?他們胡說八道,說什麼張大人不叫張韜,而是後麵應該加一個字,叫‘張掏空’,我本來就不信。張大人今日這樣說,我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張掏空感激涕零:“申將軍明察秋毫,理解下官的苦處,下官不勝感激。”

“哈哈,為官之人,哪個不是毀譽參半?大人殫心竭慮,功過由人去評論。”

“有將軍這句話,下官就不怕他人誤解了。”

申不凡開門見山:“張大人,在下這次來湖州,是為了一個叫佘步橋的人。不知道大人能否提供此人的詳細資料?”

“佘步橋?那個殺人越貨、無惡不作的海盜頭子?將軍,你說巧不巧?下官得到消息,今夜正好是佘步橋和倭寇線人約好的接頭日子。來得好不如來得巧,請將軍運籌帷幄,幫下官一起緝拿這個海盜頭子。”

申不凡興奮地一拍大腿,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原以為佘步橋藏在海島巢穴之中,一個個海島搜索起來,那是不知道要忙到猴年馬月。現在,佘步橋居然脫離了巢穴,自投羅網,不能不說是天大的喜訊。

下一章預讀:申不凡出手製服海盜魁首佘步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