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談判(1)(1 / 2)

趙青雲清了清嗓子,說道:“恕下臣大膽。讚普執政伊始,主事殺伐,與大唐、南詔征戰多年,略有所獲,也結下不少仇怨。雖近年來讚普與大唐、南詔修好,諸國之間沒有幹戈,讚普因此而荒廢了軍備。然而多年積怨,誰能保證以後不重新爆發?一味好戰決不是明智之舉,然一味懷仁,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對內對外又埋下了極大的隱患。不是如此,尚沒廬乞力徐然夏豈能羽翼漸漸豐滿,終於發展到讚普對他失去控製?尚沒廬乞力徐然夏雄心勃勃,勵精圖治,要是不走入邪途,應該能夠有一番作為。隻是……隻是,他以我的家人為質,命我為他拚死效力,這一舉措讓我對他徹底失望。”

白瑪拉姆淡淡地說:“趙將軍,你放心,像這等下三濫的手段本公主是不屑為之的。我之所以在五個和尚手中攔下你的家眷,是想及時挽救你,以免你心有顧忌,在邪途上越走越遠。如果你一定站在尚沒廬乞力徐然夏那邊,那我們之間也就無話可談了。你請回吧,你的家人,我會好好給你送回去的。”

公主的這一席話讓趙青雲思想上有些準備不足,他啞口無言,呆在當地。

站在旁邊的申不凡微微一笑:“我相信,趙將軍是一個非常明智,非常識時務的人,在這件大事上不會犯糊塗的。”

趙青雲問道:“這位是?”

公主:“他是大唐的申不凡將軍。我這次去大唐,麵見大唐天子,蒙他垂顧,答應出兵二十萬助我回吐蕃撥亂反正,統帥就是申不凡將軍。這二十萬大軍已經在沙州邊境枕戈待旦,隻等一聲令下,就會殺將過來。”

趙青雲大吃一驚:“什麼?這不可能!這麼多的軍隊,這麼大的動靜,下臣不可能不有所覺察。”

申不凡緩緩地說道:“趙將軍如此自信?要知道,沙州的百姓絕大多數都是唐人,人心思歸,隻怕未必都像趙將軍那樣全心為吐蕃臣子吧?實話跟你說,正是因為沙州地帶我唐人甚多,為了避免幹戈一起,雙方軍民玉石俱焚,基於這個考慮,公主和我想先看看將軍的態度。將軍一意孤行的話,憑你手頭那點人馬,沙州這個彈丸小城,你自問能堅持幾天?”

趙青雲倒吸了一口涼氣,私下裏開始盤算起來:如果唐軍出麵幹涉,尚沒廬乞力徐然夏策劃的這個叛亂行為十之八九會胎死腹中。在節骨眼上不能有半點閃失,否則一失足成千古恨,給家人帶來滅頂之災。按那個申將軍的說法,二十萬唐軍已經神不知鬼不覺地集結在沙州城下。要是沒有內應,不被自己的探子發現幾乎不可能。不管怎樣,寧可信其有,要是唐軍真的打過來,他可沒把握附近會有援兵來救。更主要的是,尚沒廬乞力徐然夏要他把家人送到邏些城做人質的手段太令人心寒了。

趙青雲倒也爽快,一想明白便當機立斷,拜倒在公主跟前表忠心:“公主,非是我等對讚普有不臣之心,實在是受尚沒廬乞力徐然夏那個奸賊脅迫,不得不任他驅使。如若公主不棄,趙青雲願意牽轡執鐙,效犬馬之勞,雖肝腦塗地,也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