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為,字數在六萬或十萬以上的為長篇小說,還可細分為小長篇(一般六萬到十萬字),中長篇(一般十幾萬到三五十萬字),超長篇(一般超過百萬字)。如果作者打算表現人生中常見的錯綜複雜關係,則必須使用這麼大的篇幅。通常就算是筆調輕鬆的長篇小說,也會有一個內裏的嚴肅主題,否則很容易陷入無組織或是零亂。初涉者在寫作長篇時最需注意全局對主題的呼應、結構的嚴密性,以及避免重複矛盾或缺漏。
注:篇幅長短並非明文規定,但按照情節內容豐富度可能會把部分字數多的劃入字數少的類別,例如某些十幾萬二三十萬字的小說會因為內容太過不緊湊而被歸入中篇小說,而某些僅有六萬多字讓人覺得篇幅過短的小說會因為內容情節十分緊湊而歸為小長篇。
民國時期,尤其是五四以來,中國遭受列強侵略,社會各種思潮流行,舶來文化衝擊傳統文化,中國小說的發展出現多元化,各類小說題材湧現,其中現代言情小說的發端鴛鴦蝴蝶派就出現在此時。正統小說的代表性人物有“魯郭茅巴老曹”六大家。晚清民國報紙興起為小說創作提供了一個上佳的舞台,報紙通過了連載小說招攬人氣,小說家通過報紙賺取稿費。近現代幾乎所有著名的小說家最初都是從報紙上連載小說開始,從鴛鴦蝴蝶派的張恨水到魯迅再到當代金庸。
這一時期的大陸小說的帶有明顯的政治傾向,同時,這一時期的大陸文藝青年經曆了重大的人生轉變,命運的沉浮、多視角的閱曆以及對價值的思考,為下一個時期的輝煌埋下了伏筆(中國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人生轉變就在這一時期)。而在港台,這一時期的言情小說和武俠小說發展到了巔峰,分別產生了瓊瑤時代和金庸時代。
這一時期的大陸小說展現了強勁的生命力,****結束,對外開放,知識分子思想解放,對過去的反思,對未來的向往,傳統和新時代的撞擊,使得小說界出現欣欣向榮的勃勃生機。以莫言、賈平凹、陳忠實等為代表****後作家,在此期間創作了許多經典作品,莫言更是憑借在此期間創作的文學作品和影響力,在2012年獲得中國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
隨著網絡普及,網絡文學的出現顛覆了傳統的書寫和傳播模式,使小說的發展更加多元,80後90後的生力軍開始步入文壇並展現了驚人的創作能力。以起點為代表的武俠玄幻小說作者群和以晉江為代表的言情小說作者群(四小天後、六小公主、八小玲瓏)的整體出現,標誌著網絡小說已經成為主流文學之外的又一創作主體。
先秦兩漢時期:當時社會出現的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史傳文學成為古典小說敘事的源頭。神話傳說已經具備人物和情節兩個基本因素,散見於諸子百家書中的寓言典故提供了借鑒經驗,曆史著作有比較完整的結構、人物形象和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