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往事之尋龍探穴(1 / 2)

四十年前的一個夜晚,三名衣衫襤褸的乞丐走進陝西蛟峪嶺一座荒廢已久的破廟。為首老丐手托羅盤,走幾步,便停下來,抬頭看看天,又向四外瞧瞧,不知在弄什麼玄虛?

跟在老丐背後的是一個神情陰鷙的中年人,背著一個鼓鼓囊囊的皮口袋,那口袋顏色發黃,錯落著一塊塊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汙痕,也不知是用來裝什麼的?

走在最後的是一個二十出頭的青年,綠軍裝、斜挎著一個軍用挎包,衣服雖然舊,卻是當時青年人最時尚的裝扮了,若非背後斜插著一柄形式古雅的油紙傘,手中又拎著一個討飯用的破布口袋,恐怕沒人會將他當成乞丐!

老丐穿過破敗的大殿,突然眼前一亮,徑直走到一座佛塔前,蹲下來,伸出兩根手指,猛地抽出一塊塔基上的青磚,掰下一小塊,撚碎了,放在鼻子底下聞了聞,咧嘴笑道:“不錯,北宋的磚,有點意思!”

青年人眼中滿是敬意,看著老丐,笑道:“爺,您老這鼻子咋長的,聞一聞,就能斷代!簡直比狗鼻子都靈!”中年人聞言,雙眼一翻,罵道:“臭小子,怎麼和你爺說話呢,沒大沒小!還不掌嘴!”

老丐極寵愛這個孫子,兼之心情又好,聞言擺了擺手,說道:“老大,算了,咱們還有正事要辦,何必和小孩子一般見識!”說著,繞著佛塔走了兩圈,用腳尖在地上一點,踩出了一個土凹,吩咐那個青年道:“孩子,在這下鏟子!”青年答應一聲,從破布口袋裏取出數截兒鋼管,幾下擰到一起,裝上鏟頭,對準老丐踩出的土凹,一鏟子插了下去。

老丐和中年人直勾勾的盯著洛陽鏟,神情專注,一言不發,忽聽青年人叫道:“鏟子下不去了,似乎碰到石頭了!”老丐聞言眉頭微皺,輕聲道:“不可能啊!”中年人知道老爹的手段,定穴一向沒有失過手,於是勸道:“爸,先起鏟子看看情形再說!”

青年見老丐點頭答應,忙小心翼翼的拔起洛陽鏟,老丐和中年人一見鏟中帶上來的這杯土,不停的向外滲著鮮紅的液體,頓時神情緊張起來,中年人顫聲道:“下麵有血屍當道!”

“什麼?血屍當道!”青年隨著祖父出道以來,還是第一次碰到血屍這麼邪門的玩意,緊張之餘,又有些興奮,問道:“爸,血屍難道比赤煞還厲害麼?咱們不如下去賞它兩顆手榴彈,一準兒報銷!”

“閉嘴,你才出來搬山倒鬥幾天,懂個屁啊,圓月逢血屍,十人九不歸!你以為有幾顆手榴彈,便能天下無敵了!”中年人責罵之餘,不失時機的傳授曆代搬山道人的經驗教訓,叮囑獨子道:“搬山***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若條件不允許,絕不能輕易**冒險!”

青年對父親素來敬畏,見他臉色難看之極,明白父親已經動怒,於是連連點頭,再不敢多說半句。

就在嚴父訓子的同時,老丐輕輕一縱,躍到寶塔第二層,借著月色,向周圍眺望,忽然發現東北方影影綽綽還有一座寶塔,但已經塌了大半,老丐心中一動,急忙掏出羅盤,上觀天星分野,下查山脈走勢,突然恍然大悟,冷笑道:“了不起,了不起,這位老祖宗將隱龍穴藏於大凶之地,吉凶難辨,借禍藏福,難怪可以瞞過無數倒鬥高手的雙眼!”

老丐眼見時辰將至,不敢怠慢,躍下寶塔,說道:“快走,否則錯過了時辰,咱們又要再等四十年了!”說著,奔到破廟的東北角,翻過斷牆殘垣,一溜煙直奔殘塔而去。

父子兩人趕到時,老丐已經尋到了下鏟之處,吩咐青年道:“在這裏下鏟,向下一丈七,打出一個魚鱗洞!”那青年出身倒鬥世家,打盜洞的本領早已爐火純青,片刻工夫,便挖到了一丈七尺,朝上叫道:“入魚!”

老丐撚著山羊胡子,笑道:“不錯!”中年漢子心中也感到十分滿意,嘴上卻道:“馬馬虎虎!勉強及格!”老丐瞅了一眼盜洞邊上的兒子,說道:“這孩子比你強!”又向下叫道:“魚兒東南遊,斜下三丈六!”

青年聽到祖父指示,忖度好方位,向東南方插了一鏟子,誰料這一鏟子下去,勢如破竹,直插到底,青年一呆,隨即明白出了什麼事,朝上叫道:“泥鰍打洞,不知海底!”

盜洞邊上守望的中年漢子看了老丐一眼,歎道:“爹,有人捷足先登了!也不知這些人是何方神聖,有沒有得手?”老丐一臉凝重,想了想,低聲道:“問問幹濕?”

青年聞聽祖父指示,探手進入盜洞,撮起一撚土,放在鼻子下聞了聞,叫道:“至少半甲子!”老丐知道長孫料土的火候未到,有點不放心,吩咐兒子道:“你去,換他上來!”

中年漢子答應一聲,朝下叫道:“沒出息的東西,給老子滾上來!”青年不情願的爬出來,看父親鑽入盜洞,問祖父道:“爺,我料的不對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