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她是真心如此還是情傷的托詞,這種想法都是錯誤的。人天生便是群居的生靈,沒有人能夠單獨存活。
人的本能會驅使著人去接觸其他同類乃至異類,即便超脫凡俗成為修士也是如此。哪怕個別人生性冷漠喜歡離群索居,但那也隻是個別現象,絕大多數人離不開群體,偶爾的獨處隻是暫時的需要,最終他們還是要回歸社會的。
這一點從一個最簡單的事實就可以看出,人想要孕育後代不可能一個人做到,必須跟另一個人結合後才會誕生。天道讓人天生就分出男女不是沒有道理的,世間不是沒有可以自己孕育後代的生靈存在,可人並不在此列,這顯然已經說明了一切。
所以,人終究是要與其他人接觸的,有了接觸便有了關係,關係多了便會複雜,親疏遠近恩怨糾葛接連產生,一個人所擁有的力量便不再僅僅局限於他自己,還要計算上牽連在他身上的所有關係。
這期間,誌同道合者聚首聯盟,不同的理念會讓聯盟之間產生摩擦,從小紛爭到大衝突,乃至最後的戰爭,期間若無一個行之有效的梳理方法加以管理,那人隻會在不斷的戰爭中將自己滅亡。
梳理的方法沒有絕對的正確,效果如何全看管理者的能力和手段。有人喜歡眾議有人喜歡獨裁,有人偏好高壓有人擅長懷柔,這些都沒有對錯,所謂的對錯全都取決於結果。
誠然,大衍皇朝的統治並不完美,有人順從有人反對,這些都很正常。可即便如此,事實也證明大衍皇朝的存在並不是錯,一萬多年來人界在大衍的統治下確實取得了相對的安寧,不敢說每個人都錦衣玉器衣食無憂,但人界絕大部分的人族百姓都能溫飽肚子安全的活著,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比起天門山,大衍的階級是森嚴許多,可統治如此廣博的國土和黎民,還有平衡修士和凡人之間的利害關係,嚴格的律法和森嚴的等級製度都是必須的。
相比天門山,大衍的凡人百姓確實受到了不小的壓迫,可北望漠北,看看那片被鮮血反複浸染至今的混亂土地,誰又敢說大衍的百姓不是幸福的呢?
說他們生活在仙界都不為過。
大衍的毀滅隻會讓人界陷入徹底的混亂,等到浴血重生秩序再建,那可就不知要花費多少年了,期間的血遠比現在流的要多得多,說是血海也不為過。
沐雪靈也想殺宇文太洛,也想殺在場的宇文子嗣,可跟餘瑤不同,她還留了一個大衍皇權的繼承者--她的愛子李初一。
她恨的是宇文太洛這個人,恨他狼子野心連自己的親兒子都不放過,對大衍構造的體係和秩序她並沒有意見,她不想讓大衍滅國。
至於其他的宇文子嗣,她則是毫不在乎。天下間所有的母親都是最向著兒子的,能拿這些人的命成就自己的兒子,殺再多她也會毫不猶豫。
況且,這些人也不是什麼好東西,留著也會成為愛子皇路上的隱患。
生在沐家,後又嫁入宮中,她早就看盡了這些所謂的皇族貴人的醜陋嘴臉。這不是說沐家就比宇文家幹淨,隻是沐家一心尋天問命,宇文家則把持著皇權,皇位的誘惑下引發的勾心鬥角是是非非遠超常人所想,就像宇文太洛,正常人誰會因為疑心便眼都不眨一下的將對自己有威脅的同族殺個幹幹淨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