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能活著,誰想死啊!
隻有活著,一切才都有可能!
李初一是第一次親手斬殺元嬰期修士,以前雖然也知道這些道道但那隻是知道,甚至都被他當做故事來聽,並沒有化為經驗和習慣。此時真的上手了,一時間果然忘了這其中的道理。
長劍再次揮出,李初一一劍直指那青年的小腹丹田。
“別,別用砍的!”
長劍剛剛入肉,卻聽方峻楠焦急的聲音再次傳來。李初一心裏一驚就想撤劍回手,但卻為時已晚。
“噗哧”一聲,長劍一貫而入,沒入了小半截。
這回不用方峻楠提醒,李初一自己就發現了端倪。
沒入校服的長劍突然一陣劇烈的顫抖,似乎有什麼東西在撞擊著它似的。李初一眉頭一皺,卻發現一隻有他小指粗細的胳膊突然從小腹的創口中探出,細小的胳膊上那隻精致的小手在小腹創口出用力一扒,一個與那年輕修士一模一樣的小腦袋連著小半截身體便探了出來。
看著小人臉上的驚慌與憤怒,赫然正是那死在他劍下的年輕修士的元嬰!
見小人的身體卡在長劍與交接處的縫隙中,李初一頓時明白了方峻楠為何不讓他直接用劍劈砍了。
想想之前那個被誤傷的修士也是先擊破自己的小腹丹田後元嬰才得以脫出,結合著眼前的情況,李初一頓時隱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隱約間,他記得曾經有人跟他說過,元嬰期的修士雖然有元嬰這第二條命,但元嬰卻不是可以隨意離體的。
元嬰期的修士,其元嬰就如同娘胎裏的孩子,一旦脫出再想回去那可就千難萬難了。
元嬰有形無魂,若是脫離肉身則需要修士將神魂全部注入元嬰體內才行加以控製。天道有定,沒了神魂的肉身會在短時間內快速死亡,就算隻脫離一瞬,肉身也會被死氣侵染變得不再純粹。
那死氣是沒了神魂的肉身自體而生,與自身的血肉精氣融為一體,極難清除。而修士的元嬰也會因為若離肉身進而與肉身產生出一層隔閡,即便再次回到自己的本尊肉身,肉身也會與元嬰以及神魂產生一絲不契合,對修士道的體悟影響甚大。
這就好比從樹上扣下一塊,就算劍再薄手法再好、那扣下的木塊被重新安回去後再嚴絲合縫,木塊與樹之間也總會有一絲肉眼無法看到的縫隙,這就是隔閡。
這層隔閡看似影響不大,其實無論對樹還是對木塊來說都是影響極為深遠的。重新安回去的木塊很可能會枯萎,而樹則因為木塊的缺失使得經脈斷裂,缺失的那一側樹幹會逐漸枯萎,甚至整株樹都會因此死亡。
初生的元嬰隻是一個單純的個體,就好比結丹期修士凝結出的道丹,能存在卻不能獨立存在。隻有經過修士不斷地修煉孕養,在元嬰逐漸強大的同時讓自己的神魂一點點的融入元嬰,相互之間不斷地磨合升華,直到最後無分你我、兼容並蓄,元嬰升華成一個介於虛實之間的獨立個體存在時,那時修士才能隨意讓自己的元嬰出竅。
元嬰成長的階段,被稱為元嬰期。
元嬰成長到一定程度開始融入神魂相互淬煉,則被稱為元神期,納入了神魂的元嬰也相應的被稱為元神。元神開始有了虛的本質,因此可以短暫離體,但時間絕對不能過長,否則與元嬰離體一般,於己身大道無益。
而元神成長到一個極致,介於虛實之間、有通天遁地莫測之能時,則被稱為道胎期。之所以如此稱呼,是因為產生了質變的元神可以被看作是修士的大道之胎,是自己成就道身的雛形。
到那時,修士的道胎元神不但可以隨時立體,甚至還可以被當成修士的一個另類的身外化身。隻是真正的身外身兩具身體互不相幹,而道胎若是被毀,則修士一生成空、就此煙消雲散。
元神道胎暫且不說,單說眼前的這元嬰修士,若想遁出元嬰隻能用這種比較血腥的辦法,將原因所居的小腹丹田強行破開,這樣才能將自己的元嬰給放出來。
剛才那被誤傷的柳家修士就是如此,眼前這青年被李初一一劍斬殺斷絕了肉身的生機、無力再破開自己的丹田,若非李初一一劍自其丹田捅入,他恐怕要費好大一番周折才能自己出來。甚至有極小的可能,這個初生的元嬰實力不濟,很可能會就這麼被活活困死在自己的丹田內。
可以說,李初一是無意當中幫了他一個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