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劍峰的山腳處坐落著許多的房屋,隨處可見正在演武或交流修煉心得的弟子,與山上那冷靜的感覺截然不同。
這裏,便是神劍峰普通弟子的居住之所。
這裏的靈氣雖然不如山上那般濃鬱,也有沒有山上那種能讓人參悟的奇異靈霧,但這裏的環境秀麗,不似山上那般惡劣,動輒就是各種強風罡風的讓常人無法久留。而山腳處的靈氣即便不如山上,但也遠遠強於其他地方了,這裏自然便被當做了普通弟子的修煉與居住之處。
其實不光是神劍峰,其他各峰都是如此。
鱗次櫛比的屋舍圍著神劍峰環形排列,每隔不遠處便有一個演武場夾雜其中,上麵或多或少的都有神劍峰弟子在此修煉試招、說法論道,一片熱鬧。
這些演武場中,有一個最大,甚至比其他的能大上近十倍,位於通往神劍峰山上的主路上。在這個演武場中,立著一柄數十丈高的巨劍,“神劍峰”三個大字刻於其上,散發讓人忘之便感到雙目隱隱作痛的濃烈劍氣。而在廣場的旁邊,則立著一塊石碑,上麵刻著這個廣場的名字——問劍台。
這個問劍台,是神劍峰的主會場,平時神劍峰有什麼重大活動或每年一次的交流比武都會在這裏舉行。同時,這裏也是神劍峰的門戶,是山門所在。凡來神劍峰者,若想登山,皆需由此而入,否則會被當做敵人對待。
此時正值正午,是練劍台最熱鬧的時候。廣場上,零零散散的分布著許多弟子,他們有的在演練劍法,有的在比武試招,有的幾人一起爭論不休,討論修行心得,還有的可能是有所感悟,默默地坐在一邊閉目冥想,參悟著什麼。
這些弟子都非常認真也非常專注,身為修士,他們都懂得修行如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而劍道更是如此,一日不練,生熟三分;十日不練,高下漸分;若是百日千日不練,那麼便會判若兩人,被別的苦修之人所淘汰。
隻有在修煉之餘略作休息時,他們才會取出些酒食,幾人一起分而享之,談笑放鬆一下。而在談笑間,許多弟子會眼神渴望的望向那柄巨劍後麵的一條濃霧彌漫的山石路。那裏是通往神劍峰上的唯一一條道路,隻有修為達到一定境界後,他們才有機會得到神劍峰各位長老的認可,踏上這條山石路,前往神劍峰上繼續修行。這條路,被他們稱為通天路。
平日裏,許多弟子寧可舍近求遠,來到這問劍台修行,便是因為這條路的存在。在這裏,若是運氣好,他們很可能會碰見平日裏難得下山一次的前輩長老,這些人一直在山上修煉,若要下山唯有從此經過。而若是運起更好,碰上這些高手心情不錯,隨意提點幾句,那麼對他們來說也是受益無窮的了。而若是運氣逆天,被這些前輩高手、甚至是神劍峰長老看中了眼,收為弟子,那麼對他們來說,無異於一步登天了。
這也是這條山石路被稱為通天路的另一個原因。
至於有誰能被神劍峰峰主無情劍聖葉之塵看中收為弟子,這些弟子可是連想都不敢想,甚至不用想的。誰都知道無情劍聖葉之塵生性冷漠孤僻,別說從來不收弟子,就連打掃草舍的仆役都沒有幾個。想要被他收為弟子,除非太陽打西邊出來。
隻是最近一個謠言流傳頗廣,說是葉之塵真的收了一個弟子,年紀還不大,已經在他的草舍居住了好些日子了。但對葉之塵為人很是了解的眾弟子,對這個謠言大都搖頭輕笑,沒有相信的。
葉之塵收弟子?誰信?
“我信!據說這個消息是給葉峰主打掃草舍的一個雜役傳出來的。他說他半年間上山三次,每次給葉峰主打掃屋院時都看見一個小男孩在院中練劍,更有一次他親眼看見葉峰主在指點那個小男孩練劍!爆料的人雖然是個雜役,但是也是個煉神期的高手,據他觀察那個小男孩還不到結丹期!我王遠自認雖然不是什麼絕頂的天才,但也資質不俗,不到三十歲就能修至結丹期,如今更是煉神後期的修為,離臨元嬰期更是隻差一步,神劍峰元嬰期的同輩中更是能排進前五!我就不信,憑我的資質,還比不過一個連結丹期都不到的小屁孩!哪怕隻有一絲機會,我也要爭取!”
離巨劍最近的一處地方,幾個修士盤膝而坐,眼前擺著一些酒食,顯然是在稍作休息。而說話的是其中一個白衣青年,三尺青劍背於身後,說完後端起眼前的酒杯輕抿了一口,眼神中露出無限的渴望與灼熱。
旁邊的幾人聞言都是一臉的無奈。他們幾人都是朋友,與這名叫王遠的白衣青年一起在神劍峰同修多年,對他很是了解。他們知道王遠是個劍癡,更知道他最崇拜的人便是劍聖葉之塵,做夢都想拜葉之塵為師。前陣子流言四起,說葉之塵收了個徒弟,王遠的心立刻火熱起來,哪怕其他人都將此當做笑談,他也堅定不移的相信著,自此起每天都來問劍台修行,苦等那縹緲的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