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天門山上太虛宮(1 / 2)

天門山位於人界極西之地,是目前人類探索過的最西邊的地方。無數年前,這裏還是一片荒山野嶺、杳無人煙,而自從第一位西行的修士踏足此地,發現了這裏的九座靈氣濃鬱的大山之後,便就此在這裏紮根了下來。

而這九座靈氣濃鬱的大山綿延起伏間好似上達仙界的階梯一般,因此被人稱之為天門山,意味直達天門之地。

因為靈氣濃鬱極為適合修行,天門山一經發現變成了眾多修行人士的爭奪之地。無數年來,不知有多少廝殺和滅門的慘劇發生在這裏,甚至傳說若是將死在這裏的修士的鮮血彙集起來,能澆遍這九座高聳入雲綿延不知多少萬裏的大山的每一寸土地。

人類消失的那段黑暗歲月,同樣波及到了這片看似淨土實則凶殺之地的靈地。在不知發生了多少恩怨情仇生生死死之後,一座如今已經廣為之人的門派由此崛起,屹立在了這片被鮮血反複浸染的土地。

這個門派,叫做太虛宮。

太虛宮的崛起,一方麵是因為門內那無數的高手以及不知數量的絕頂大能,使得周圍的其他勢力根本無法與之相抗衡。但更主要的是太虛宮那海納百川兼容並包的宗旨,使得周圍那些無數代恩仇糾纏根本不敢相信別人的宗族與勢力都心悅誠服,在太虛宮的保證與斡旋之下紛紛放下刀兵,和平共處起來。

無數年來,在太虛宮的控製與影響下,天門山這片染血之地漸漸變了,變成了一個真正的仙靈之地。在這裏,再也沒有以往大家互相提防、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場麵,反之則是一片欣欣向榮、和平共處的美好景象。

而且,不光是修士之間和平共處,就連修士和凡人之間,也是其他地方難得一見的和諧相處。凡人在這裏勞作生產、繁衍後代,而修士則會用合理的價格或等價的物資換取凡人的勞動果實,並且保護凡人免受天災帶來的危害。若是遇到凡人中具有靈根之人,更是會將其引入各自門中,帶其踏入修行之道。

經過無數年的繁榮發展,這裏漸漸成了人界中大有名氣的富裕祥和之地,而造就了這一切的太虛宮更是威名遠播,成為了人界如今少有的幾個敢正麵抗衡強生的大衍的宗門之一。

大衍曾經幾次想吞並這裏,但都未成功。大衍的失敗不光是因為太虛宮門內那無數的高手和不知多少的隱藏手段,更是因為太虛宮庇護下同樣欣欣向榮的天門山其他宗族門派的鼎力支持。每當有外敵來犯,妄圖破壞這裏的祥和,這些宗族門派便會毫不猶豫的站出來,全力支持太虛宮,將其當做自己的宗門一般的守護。

大衍不是沒想過分化這些勢力,但是毫無用處。不論是威逼還是利誘,得到的都是一口唾沫,或者砍向派出使者的刀光。甚至偶爾能收買成功的那些人,若是一旦被發現,任你是嫡係長子還是未來的繼承人,哪怕是當今的族長掌門,不用外人動手,憤怒的門人便會立刻將你處死並公之於眾,讓你遺臭萬年。

在第三次征伐天門山無果後,當時的大衍皇帝,如今衍嶺皇宇文太浩的爺爺衍鼎皇宇文長寂曾經說過,“太虛宮小無私成大有私,人心之道已然巔峰。若論對門下和領地的掌控力,便是大衍也不如,甚至以後,也會不如。”

衍鼎皇宇文長寂的這番話不知怎麼流傳了出來,更是讓天門山太虛宮一脈聲名大振,不論正邪遇到其下門人均都禮敬三分,甚至與人族幾乎從不往來血仇代代的妖修與鬼修,也對太虛宮隱隱有絲尊敬,若非故意挑逗,輕易不會傷其門人。

而作為天下之首的大衍皇朝,更是在第三次討伐未果之後,再也沒有輕啟過戰端,似是默認了太虛宮這個不服管教的特殊存在。即便是二者發生一些小摩擦,也都在控製之中,雙方都沒有將其擴大,維持著脆弱的和平。

天門山九峰中,最高也是最大的一座山峰,因其有大半長年隱於雲層之上幾不可見,好似九層登天階梯的最後一層一般離天最近,因此被人稱為淩霄峰,喻義“淩於九霄上,仙門此中藏”的美好願望。修士中更是有一句流傳甚廣的順口詞句——紫氣東至仙門開,淩霄峰上接引來。由此可見淩霄峰在修士心目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