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開卷第一回也。
日月運行,一寒一暑,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怠。
古往今來中,人世冷暖不斷的化作滄海桑田,被遺忘在越發久遠的時間裏、一樣的空間中。
無數的心境與往事都隨人而逝,化作了煙雲,隨風飄散,再也沒有了人世間。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這一切,蒼天都看在眼裏。天眼看慣了這藍色星球上的生生滅滅,人類,隻是一瞬。
可天下又有什麼人可以舉頭望視蒼穹,與蒼天之眼相視一笑呢?是有道之人。
這道先天地而生,無中生有,一畫開天,自然而然。
依道而行的人是有道之人,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我是下落塵網中的仙齡小童,幾千年來,倒是曾偶遇過幾位得道之人,他們都曾親自教導過我,我給他們的共同印象是頑固不化......
我現在趴在湖邊草地上,以水中倒影窺探天眼。也許你曾見過天眼,反正我閉眼冥思就能直視天眼。這天眼的形狀是一圈套著一圈的,顏色複雜,很有層次,以藍色調為主,類似淺藍色的人眼。雖然它無處不在,環視宇宙,但天眼隻用一隻眼看人,也許這樣就不會心存偏見,可以一視同仁了。
與天眼的對視勾起我對許多陳年往事的回憶。反思過往的所作所為,我非善非惡,既美又醜,時而罪惡滔天惡貫滿盈,時而匡扶正義扭轉乾坤。天眼說我幹過的善事和惡事都挺重複的,其實也難再有創新。連我都看不出人間的新鮮事,更何況天眼呢,俱往矣。
忽然一陣微風吹拂,一段往事躍上心頭,讓我悲喜交集。
此種思緒一時不能斷絕……
此刻眼前,湖麵上漂浮著接天無際的蓮花,離我最近的荷葉上坐臥著一隻迷茫的小青蛙。反正我閑著無事,就給小青蛙你講講我親曆過的這段故事吧。
人間的事情小青蛙你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先從你熟悉的江湖往事講起吧,下麵就是故事了。
時值亂世,大唐王朝已經滅了幾十年,盛唐許多美好回憶已漸漸淡出人們的記憶。這幾十年中,朝代交替如隨風飄移的雲,五胡亂華,五代十國,各路群雄崛起,你方唱罷我登場,風流都被雨打風吹去。群魔亂舞,戰亂連連,致使生靈塗地,皇帝們都過著朝不保夕人人自危的日子,百姓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暗無天日。
彼之世界是匪人世界,不過曆史向來都是否泰交替重複。在中原大地之上,離宋朝這片祥雲登場也要不了多長時間了,先且讓眼前的這片烏雲遮天蔽日。
任他外麵世界如何混亂嘈雜,發生多少殺戮與恩仇。在華山之巔,這個恐驚天上人的地方,無論人世滄桑如何變幻,這裏總是人跡罕至,保持著千古一律的險絕與寧靜,祥雲浮動,仙音如縷,這裏是人間的一片淨土。
在我的記憶中,此去經年之後,華山之巔的千古寧靜伴隨著這位江湖曆史中劍道武功震古爍今之人的到來,被打破了……
正值人間四月天,萬物生機勃發,屯萌的野草都已冒出了土地,經曆著風雨。在華山南峰一處叫落雁峰的絕頂峭壁之下,一對妖童媛女正向上奮力的攀爬著,看上去大約都十一二歲的樣子。男孩在上麵攀爬著,背後背著一柄普普通通的長劍,狡捷如猴猿,剽勇若豹螭,偶爾在懸崖峭壁上跳躍,讓人看得膽戰心驚。
兩人同樣攀爬絕壁,走的路線卻不同,男孩選擇在有挑戰的位置攀爬,覺得這樣更有趣。喜歡挑戰強者是他骨子裏天生的性格。
女孩則選擇較安穩的路線,爬得很慢,到達山頂才是目的。
男孩在高處看得清楚,不斷的找到容易借力攀爬的地方,不斷給女孩指引路線,這樣女孩就爬的更安全容易一些。
華山之巔,是很多人心中江湖的起點。攀登這座山,是個不小的挑戰。多少人在這裏隕落或是因不夠自知或是因自願放棄。華山之巔,屬於智勇雙全之人,唯有強者才可安然無恙。
經過近一個多時辰的持續攀爬,男孩率先攀上了絕頂,之後指引著女孩如何安全上來。
頃刻間,兩隻小手拉到了一起,兩人都登上了絕頂。兩位少年英姿颯颯,竟無半點疲憊之態。
此刻男孩躺在山頂的大塊岩石上,仰望蒼天,看煙雲千疊,神遊縹緲雲端。女孩則站立華山之巔,迎著山風,回頭望著雲霧繚繞的絕頂風光若有所思。
這少年身材勻稱微瘦,穿的粗布灰色舊麻衣已然多處磨的透亮了,看得出是道家弟子裝扮。他長相不算難看,也不算英俊,皮膚曬得較黑。他的眼神很獨特,眼睛不大且有些呆滯,偶爾有幾縷寒光閃現,呆滯的目光中透露出一種罕見的專注,長長的睫毛也讓這雙眼睛倍顯神秘。也許此時男孩的容貌顯得黯然失色是因那少女在旁邊對比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