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東宮伏誅(2 / 2)

容墨長袖一掃,凜冽的掌風驟然將那身著鳳服的女子掃至數米之遠,撞至屏風之上,“哐啷”一聲,劍落於地,那人亦是摔得慘烈。

容墨緩步走到皇後跟前,俯身負手,深深看她,“既然輸了,就不要作無所謂的掙紮,本王沒有時間同母後再玩下去!”

“哈哈,誰說本宮輸了?”皇後抬起散亂的鬢發,抹了抹嘴角的血跡,大笑出聲道:“本宮哥哥的兵馬正在撤離南疆,急速趕往帝都,大軍逼京,京中恐慌,你覺得你這個皇位還能坐穩幾天?”

皇後眼下長發紛亂披覆,儀態全無,早已沒了一國之母的端儀華態。

容墨凝目稍許,輕輕一笑,“本王敢坐,自然是能夠坐穩。況且,本王是先皇立下的儲君,登基為帝順理成章,一沒弑君,二沒篡位,心裏無比坦蕩!驃騎大將軍若想造反,結局隻能是死路一條!帝王之路上本就屍骨累累,母後的娘家若是嫌少,加上一筆又何妨?”

“為帝者,注定孤獨,本宮祝你得償所願!” 皇後陡然笑出聲來,久久回響在森冷曠寂的殿內。

容墨眸光一暗,幽深莫測。

“我母妃已歿,虞貴妃也活不久了……”沉默良久,容墨忽而輕聲道。

皇後身子一震,直直望向他,忽而愴然地笑了,“死了,都死了……”

忽而,趁眾人不備,一個側身,朝堂柱奔去,鮮血飛濺,當場殞命……

明綏十六年元月,仁睿皇帝崩於德清殿。孝文皇後性烈,撞柱殉情。

翌日,頒遺詔,慕王蕭祁即位,稱景帝,改元崇寧。

全國舉哀,國喪舉行,王公百官攜諸命婦齊集天極門外,縞素號慟,帝後合葬。

崇寧元年三月,潛逃出京的淩王會同左相高遠、禁衛軍統領葛越、驃騎大將軍馮義山率十萬兵馬裏應外合,攻入京城,史稱元淩之亂。

京城告危,新帝親率雲中鐵騎死守皇城,兩軍對峙曆經七天七夜,雲襄世子率十萬勤王之師以雷霆萬鈞之勢與景帝裏外夾擊,一舉全殲叛軍!

元年五月,元淩之亂以失敗告終。左相被捕入獄,驃騎大將軍馮義山流放邊疆,葛越死於亂軍流箭。淩王及虞貴妃事敗後飲鳩而亡。

乾寧殿,容墨俯身輕觸著小九嬌柔的小臉,眉心微微蹙著,唇角帶著幾分微澀的笑意,“小九,枉父皇坐擁天下,竟沒能為你留住母親……”

他目光流連在孩子粉嫩的麵頰上,心中微苦。才三個月啊,怎麼像是過去了三生三世?

踐登九五,平定內亂,四海皆定。當一切歸於正軌後,他才知道夜晚來臨後的可怕。

那種漫長和沉寂一點一點將他吞噬,思念如潮水般湧入,卻找不到宣泄的出口。

容墨苦笑,見小九似有不悅地皺了皺眉頭,忙輕輕拍了拍後背,小家夥“嚶嚀”一聲漸漸又沉睡了過去。

“為帝者,注定孤獨……”他輕聲喃道。

腳步聲傳來,容墨身體微僵,青書已躬身而入,卻是猶豫著不敢上前。

“桂嬤嬤不願回宮?”

“回皇上,嬤嬤決意要留在尚元寺後山為太後守陵,不肯回來照料小郡主……”

靜默片刻,容墨歎了口氣,“隨她去了……”

須臾,垂眸凝望袖口上金線盤繞的飛龍紋路,華美宮緞越發襯出指尖的蒼白。

“沈家的事情卑職已將皇上的意思轉達給李大人了,明日早朝,他將以奏疏呈上,再由皇上決議。”青書言罷,半響聽不到聲音,心中狐疑,微微抬頭。

但見容墨正伸手將小九用腳蹬開的被角緩緩地壓好,細致,溫柔,且專注……青書心頭一酸,暗自歎息一聲。

“嗯,沈家當年的冤案是該重審了,朕當年允諾過沈家大小姐,雖說她後來的行為有失偏頗,但朕終歸是不能失信於人,她的父親當年有恩於太後,朕一直銘記於心!”就在青書以為再無聲響時,年輕帝王開口不緊不慢地道來。

“可是,沈大小姐如今懷有身孕,又是雲英未嫁,這樣住在宮裏,似乎有些……不甚妥當……”青書抬眸飛快地掃了一眼那一抹明黃,低頭支吾道。

聞言,容墨蹙了蹙眉頭,似乎亦是有些頭疼,凝神稍許,淡淡開口:“這年頭,一個官家小姐未婚有孕,除了朕的羽翼,天下已無她的容身之地。況且,她肚子裏的還是皇家的血脈……”

“那皇上的意思是……”

“此事容朕再思量思量……”

見容墨揮了揮手,青書趕緊揖了一禮,躬身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