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各類應用文的寫作方法(1 / 3)

十三、各類應用文的寫作方法

1書信的寫作方法

書信,是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用得最廣泛的一種應用文。它是人們相互聯係,相互交往普遍使用的一種交際工具。

書信的種類很多,常用的有一般書信和專用書信兩種。用於親友、同誌間的稱一般書信;用於單位間的稱專用書信。這兩類信的書寫格式基本一樣,不同的是:專用書信內容簡略,用事務語體,一般不用問候語,信末具名處一般要加蓋公章,且通常要在第一行正中寫上書信的名稱,如:介紹信、證明信、公函、申請書、建議書、聘請書等;一般書信是親友、同誌間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的,所以在寫法上要比專用書信來得自由。信裏可以敘事,可以議論,可以描寫,還可以抒情。但它又不同於一般的記敘文、議論文、抒情文,它在內容和結構上,不必都要圍繞一個中心,幾件事情之間也不一定要有什麼邏輯關係。它可以從實際出發,需要寫什麼就寫什麼。總之是,把自己要說的話,要講的事說明白就行。

考慮到中學生的應用範圍,我們這裏隻講一般書信。

一般書信由七個部分構成。這七個部分是:稱呼、問候、正文、結尾、具名、日期、信封。有些信寫完了,又想起了一些什麼要補充的,可以作為附言加上。

(1)稱呼

稱呼寫在首行頂格位置,單獨成行,後加冒號,表示下麵有話要說。

如何稱呼,要根據寫信人和收信人的關係而定。一般說,平時口頭怎樣稱呼,信上就怎樣稱呼,有時,為了表示鄭重和尊重,可以用職務名稱來稱呼收信人,如“劉校長” “孫教授”“張大夫”“楊處長”等等。對特定的對方,稱呼前邊還可加上“尊敬的”“親愛的”一類形容詞,以表示尊敬與喜愛之情。

(2)問候

問候是對收信人的一種禮節,有表示禮貌和轉入下文的作用。問候什麼,話題很多。如“您好”,“近來身體好嗎”,“久未通信了,很想念您”等等。

(3)正文

正文是書信的主體。寫信人要說的話,要辦的事都在這一部分。

信的正文寫作要注意清楚、簡潔、禮貌。所謂清楚,就是要把意思表達清楚。意思說不明白,對方隻好寫信來問,不僅誤事,也很麻煩。所謂簡潔,就是要寫得簡明扼要,有話即長,無話則短。廢話多了,不僅浪費對方的時間,而且往往妨礙收信人對信裏重要意思的注意。禮貌,就是要根據收信人和自己的關係,注意措辭的恰當分寸。關係不同,不僅稱呼、問候不同,措辭、語氣也要不同。即使是和對方爭論問題,也應該是心平氣和,“理”“禮”齊全,使對方樂意接受。另外,信的字跡工整清楚,也表示著對他人的尊重。

(4)結尾語

正文寫完之後,一般還加上致敬或祝賀的話來收束全文。如“敬頌安吉”“順祝健康”等等。此類結束語也要根據對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是長輩,可寫“敬祝健康”;如是晚輩,可寫“願你進步”。總的原則是,結尾的祝願要使對方感到親切,是由衷的祝願。結尾語一般分兩行寫。如“敬頌安吉”一句,“敬頌”兩字提行後空兩格寫,“安吉”另起一行頂格寫,後麵不必加感歎號。

(5)具名

具名橫書寫在右下方,直書寫在左下方。具名可以寫關係,如“弟王大平”“孫女劉小蘭”。給兒女寫信,一般不具名,隻寫“爸”“媽”或是“父字”“母字”。

(6)日期

日期寫在具名的下邊,最好年、月、日都寫,幾年後翻閱,不致於因某項漏寫而造成麻煩。有的在年、月、日之後,加上“晚”“×時”“於××”地方,那就更具體了。

(7)信封

信封的內容分三部分,包括:收信人的郵政編碼、詳細地址;收信人的姓名;寄信人的地址、郵政編碼(有的還在信封上寫上寄信人的名字)。

橫書信封,收信的地址在左上方;直書信封,收信地址在右上方。地址要寫全稱,不可亂簡化省略。寄信人的地址也要寫清楚,這一是便於對方回信,二是萬一投遞不到可以退回。

2讀書筆記的寫作方法

讀書筆記,簡言之,就是閱讀報刊、書籍所寫下的筆記。寫讀書筆記,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記憶,鍛煉我們的思考能力,而且可以由此積累對我們的學習、寫作有用的資料,這些資料一經整理,進行科學分類,便是為自己熟悉的百科全書。從這些筆記中,我們可以產生新的思考,新的見解。所以,重視做好讀書筆記,不啻為一種提高讀書效率,鍛煉寫作能力的好方法。

讀書筆記的形式一般分為四大類:評注式、摘錄式、提綱式、心得式。

(1)評注式

閱讀過程中,在原書、原文的空白處,用畫符號、作評點、寫心得等方式所作的一種筆記。這是最簡便、最方便的一種方法。常見的批注筆記有三種:一是在句段的下方隨手畫上符號(如?、!、、等);二是做眉批,即在書頁的天頭位置寫上自己的感想、見解或疑問;三是做旁注,即在原文旁邊的空白處作極簡的評點或感歎。

(2)摘錄式

即在閱讀中將書刊中最精彩、最精辟、最有參考價值的語句或段落抄錄下來,以備日後所用。這種摘錄最好是帶目的的(是與自己的學習、工作、研究的問題有關的),如自己以後可引用的觀點、材料、典故、數據等,可以反複閱讀和可作借鑒的警句、精辟的議論、精彩的描繪等,都可以摘錄下來。作摘錄筆記,一要注意精心選擇,抄錄其確有價值的;二要注意摘錄的內容相對完整,不可斷章取義;三要注意寫上分類題目,以方便使用;四要注明出處,以便引用和查對。

(3)提綱式

把有關讀物的主要內容經過分析、歸納、提綱挈領地分條列出的一種讀書筆記。提綱筆記可以按原文的章節、段落、層次,把書(或文章)的內容扼要地寫出來,也可以采取原文的語句和自己的語言相結合的方式來寫。

還有一種與提綱很相近的讀書筆記——提要。它與提綱的區別是,提綱是逐段寫出要點,提要是綜合全文寫出要點,它是完全用自己的語言十分扼要地寫出全書(或全文)內容的一種筆記形式。

(4)心得式

心得式筆記是在讀書以後寫出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得到的啟發與收獲的一種筆記。我們在報刊上經常見到的“讀書劄記”“讀後感”就屬於這種形式。

中學生寫讀後感常見的毛病有兩種:一種是有“讀”無“感”,所寫隻是對原文事件(或語句)的重複。另一種是“讀”“感”脫節,所發的感想和所讀的文章缺少聯係。出現上述毛病,主要是讀得不熟,思得不深所致。所以,要寫好讀書心得,首先要在“讀”上下工夫,同時要善於從讀中發揮,生發聯想。這樣,才能寫出真正有價值的心得來。

3日記的寫作方法

何謂日記?把自己一天來所言、所行、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中最有意義的那部分記錄下來,就是日記。日記按內容和寫作特點的不同,可分為備忘式、記實式、隨感式、素材式、研討式等多種類型:

(1)備忘式

隨手記載,幫助記憶,以防遺忘的一種日記。這種日記的特點是簡略,它不用記事情的詳細內容和具體過程,不用描寫、抒情、議論。它既可以督促自己按時辦些急於要辦的事,也可作為以後查對某些事實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