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爾·莫裏斯·塔列朗,法國近代外交家,一位在法國大革命政治舞台上出現的為新興資產階級服務的天才人物。
1754年2月2日,塔列朗誕生在巴黎一個古老的貴族家庭裏。他的祖先從18世紀卡佩王朝建立時起就已經是宮廷貴人了。按血統來說,他的父親同國王路易十六還是表兄弟。
十五歲時,塔列朗中學畢業,進了神學院。1774年,從神學院畢業,第二年獲得神甫稱號,開始踏上人生的大道。當年六月,路易十六賞賜塔列朗修道院院長一職。1788年12月,路易十六應塔列朗父親臨終前的請求,簽署了任命他為奧頓區主教的文件。1789年法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塔列朗曾被選為製憲議會主席。
1794年7月,法國發生熱月政變,大資產階級上台,當時正在國外流亡的塔列朗看準了這將是對自己最為合適的政治環境,便四處張羅奔走,托人求情,終於在1796年回到了巴黎,這時,熱月黨的年輕將領拿破侖·波拿巴,由於他的赫赫戰功而威名大震。塔列朗預見到這位將軍不會永遠甘心聽任熱月黨律師們的指揮,便打定主意向這顆前程無量的新星靠攏。1797年夏,塔列朗的密友、著名女作家斯塔埃爾夫人冒著酷暑,一連八次拜訪巴拉斯,為他說項。最後,塔列朗終於如願以償,督政府正式任命他為外交部長。這個任命,是塔列朗一生中極為重要的轉折,從此,他真正開始了外交官的生涯。
塔列朗曾是法國波旁王朝複辟的策劃者。在研究把法國交給誰統治好的問題上,塔列朗同樣表現出敏銳的判斷力。
塔列朗還具有逢凶化吉的超人的政客手腕。塔列朗在其一生中,最為人們所不齒的是他的連續背叛。在法國當時政治風雲變幻莫測的幾十年裏,許多著名政治家都上了斷頭台或者被迫流亡國外,而塔列朗每次都能逢凶化吉,除了短期流亡和下台外,總是能青雲直上,永保高官厚祿,最後以八十四歲高齡,在自己華麗宮殿的病榻上壽終正寢。這種超人的政客手腕,不能不使人感到驚訝而憤憤不平,塔列朗的政客手腕主要表現在,一是曲意逢迎,博得信任。塔列朗從路易十六轉向共和國,從共和國轉向督政府,又轉向執政府、拿破侖,再從拿破侖轉向複辟的波旁,最後從波旁又轉向路易—菲力浦,這些彎曲的路都走通了。但他在每一次拋棄前一個政權、倒向後一個政權時,幾乎總是使用暗中叛賣的兩麵派手法。塔列朗為拿破侖忠實地服務了八年。拿破侖十分賞識他的才能,稱讚他是大臣中“最聰明能幹的人”,對他的賞賜也極為優厚。在這八年裏,塔列朗飛黃騰達,先後擔任了外交部長、外交大臣、宮廷侍從長,還被封為意大利領地本尼凡托親王、帝國副大選侯。表麵上看來,塔列朗對拿破侖的服從是十分恭順、甚至是盲目的。實際上,那全是假象,他從未停止過思索。對拿破侖的外交政策和軍事行動,塔列朗都有自己的看法。就在拿破侖帝國最輝煌鼎盛的時候,塔列朗預見到:拿破侖不斷“播下新戰爭的種子,而這些新戰爭在席卷歐洲和法國之後,終將導致他本人的毀滅”。眼看這艘大軍艦有朝一日將要沉沒,塔列朗又開始考慮要跳走了。1807年8月10日,法國剛剛同被戰敗的俄、普簽訂《提爾西特條約》不久,人們正沉溺在慶祝勝利的歡樂中,塔列朗突然辭去了外交大臣的職務。由此,塔列朗與拿破侖的命運分開了。他甚至為了打倒拿破侖,不惜私通敵國,出賣國家機密。塔列朗的這種超人的政客手腕實是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