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銘珊】(1916.01.16~2003.07.19),男,浙江蕭山人。曆任愛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政協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常委,第五屆全國委員,民建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中央副主席,第七屆、第八屆中央名譽副主席,全國工商聯第五屆顧問,上海市第十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政協上海市第七屆副主席,民建上海市第七屆、第八屆主任委員,第九屆、第十屆名譽主任委員。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陳雲濤】(1906.1.15~1984.8)曾用名陳衡、陳邁千、陳白潛。1925年入黨。曆任膠東軍區黨委海外工作部部長、情報部科長;新金縣第一任縣長;1945.11任大連市副市長;中共大連市委、旅大地委委員;關東公署經濟計委主任;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企業局水泥公司經理;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建築材料企業管理局局長;重工業部建材管理局局長;56任國家建築材料工業部副部長;1958任國家建築工程部副部長。
【陳伯村】(1909—1992.06.07)四川嶽池石埡鎮人。1932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曆任中共中央東北局組織部幹部科科長、土改工作團團長兼中共東安地委副書記、勃利地委書記,中共合江省委組織部部長、省委副書記;中共中央東北局組織部副部長、紀委副書記,東北人民政府人事部部長,中共旅大市委第二書記,哈爾濱水泥廠副廠長,哈爾濱熱電廠廠長。1979年起任電力工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
【陳光美】(-1996.10.25)筆名荒煤,小名滬生生於上海。祖籍湖北襄陽。中國當代作家,文藝評論家。曆任中南軍區文化部部長、中南軍政委員會文化部副部長、文化部電影局局長、文化部副部長。中國文聯黨組副書記、中國藝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影協主席。粉碎“四人幫”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文化部副部長、顧問,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和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曾任《當代電影》《中國作家》雜誌主編。
【陳舜禮】(1917.3.15-2003.12.10)漢族。浙江省奉化縣人。曆任南開大學教授,副教務長,山西大學教授,山西大學教務長,圖書館館長,1982年任山西大學校長,是山西省第四、五屆政協副主席,民進天津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民進第三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四屆中央委員,第七屆中央副主席兼執行局主任。1988年當選為民進第八屆中央副主席,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四、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屆常委。
【陳逸鬆】(1907-1999.7.5)又名虞淵。 台灣宜蘭人。曾任台北市議員。創辦《台灣文學》季刊,任《政經報》社長;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考試院考試委員、中央銀行常務理事。1953年從事橡膠、化學工業的開發工作,在台北開設財稅法律事務所。1972年由台灣去美國居住。1973年回國,定居北京。第四、五屆全國人大常委,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著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刑事訴訟法》。
【陳建晨】(1906~1989),女,曾名默君,陝西商縣人。1949年9月,因陳銘樞留在北平參加全國政協籌備會,經民革中央同意,由陳建晨代理陳銘樞職務。1950年4~7月,丁超五病假期間,由陳建晨代丁為召集人。曆任民革登記審核委員會主任;江蘇省人民政府委員、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1954年底調北京,先後任民革中央委員、常委、組織部副部長和全國婦聯執委以及第三、四、五屆全國政協委員和第六屆常委。
【陳曾固】(1907~1988.2.29),原名陳文光,字俊明,曾用名陳鏡明、曾一峰,曾化名曾固。貴州安順人。曆任北平市委代理書記、組織部部長;中央財政經濟部秘書長;中共中央直屬機關黨委書記。當選為中共七大候補代表;中共遼西省委委員、組織部部長;遼吉省委常務委員、組織部部長;遼北省委常委、副書記;中共武漢市委副書記;貴州省委第二副書記、貴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教育部副部長;甘肅省委常委、書記處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