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鬱】(1901.11.11-1974.3.21)原名陳旭貴,是一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家、中國工人運動領袖。年輕時做過各種雜工,改名為陳鬱,還做過水手。1922年起開始從事工會工作,1925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12月參加廣州起義。1931年被派到蘇聯學習。1934年在蘇聯大清肅運動中受打擊,被下放到斯大林格勒做工人。1939年被平反,返回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後陳鬱被派到東北。中國共產黨占領東北後陳鬱負責恢複遼寧煤礦的生產工作。為中國共產黨在國共內戰中在東北建立了一個重要的工業基地。新中國成立後陳鬱任燃料工業部部長。1951年起兼任中國礦業學院院長。1955年燃料工業部被分裂後陳鬱任煤炭工業部部長。1957年起陳鬱任廣東省委書記和省長。陳鬱曾任中共第七屆候補中央委員,第六、八、九、十屆中央委員。
陳鬱,廣東寶安縣人,1901年11月11日生於廣東省寶安縣南頭陳屋村。幼名陳旭貴,當工人時改名陳鬱。1930年到上海後化名李文,在蘇聯被下放工廠勞動時俄文名“彼得”。1947年任東北煤礦工人幹部學校(現黑龍江科技大學)校長。新中國成立初期任職共和國首任煤炭部部長。1950年任燃料工業部部長時兼任中國礦業學院(現中國礦業大學)院長。後任中共中央委員、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廣東省人民政府省長。
個人經曆
陳鬱12歲到香港機器廠當童工,14歲進香港一家汽車公司當學徒,18歲由汽車公司派往廣州汽車實習學校學習駕駛和修理技術,結業後回公司當工人。
1922年在“亞洲皇後”號當海員,在船上組織“工餘樂社”,實際上即是初期工會組織。
1923年被選為香港海員工會“亞洲皇後”號支部負責人。
1924年任香港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幹事。
1925年任香港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副主席,兼任太平洋航線分部主席。同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6年任中華全國海員總工會副主席,黨委委員。
1927年任中華全國海員總工會主席、黨團書記,同時參加中共廣州市委工代會的領導工作。
1927年10月,張太雷主持改組廣東省委,陳鬱擔任中共廣東省委常委,職工運動委員會書記,與張太雷、楊殷等人策劃組織廣州起義,陳鬱負責組織以罷工糾察隊、海員工人為骨幹的工人赤衛隊。12月11日,廣州起義在張太雷、葉挺、葉劍英、陳鬱等人領導下爆發,起義成功後,陳鬱任廣州蘇維埃政府人民司法委員。
1928年7月,任中共廣東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兼任中華全國海員總工會主席。
1930年7月,瞿秋白、周恩來主持黨的六屆三中全會,陳鬱被選為黨中央委員。1931年1月,黨的六屆四中全會在上海召開,陳鬱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同年6月,陳鬱被送往蘇聯列寧學院學習,兼任中共列寧學院中國部黨支部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