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翰章】(1913.6.15-1940.12)吉林敦化人,滿族。1927年入敦化敖東中學讀書,學生自治會負責人。“九一八”事變後,參與組織反日愛國宣傳活動。1932年8月參加吉林中國國民救國軍,任總司令部秘書長,參加攻打寧安縣城的戰鬥。同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時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第三方麵軍總指揮的陳翰章率部與日軍作戰。由於叛徒告密,陳翰章和戰友被敵人包圍,最終犧牲,年僅27歲。侵華日軍殘暴地將陳翰章的頭顱割下,浸泡在福爾馬林液中,保存在當時偽滿州國首都新京(今長春市)的“大陸科學院”。2013年4月,翰章誕辰一百周年,烈士頭顱被迎回吉林省敦化故鄉身首合葬。
人物簡介
陳翰章,1913年6月15日出生敦化縣西半截河屯的一個農民家庭。1930年以名列榜首的成績畢業於敖東中學。1931年春到文廟小學任教。1932年4月,告別新婚不久的妻子,經人介紹到王德林統領的救國軍司令部工作,因此得以結識在救國軍任參謀長的抗戰名將周保中。在周保中的培養教育下,陳翰章進步很快。入伍不久,即任戰地鼓動隊長。1933年,年僅20歲的陳翰章升任救國軍總部秘書長,並成為地下黨員。1934年,陳翰章調到黨領導的寧安工農義務隊任政治指導員,1935年升任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一師政治部主任,旋即調任第二師參謀長,1936年起在東北抗日聯軍第2軍2師(後改為5師)。
1936年,陳翰章調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軍第二師參謀長、代師長。在陳翰章的率領下,第二師與第五師配合,在寧安縣團山子與偽軍戰鬥,斃敵40餘名。5月,在鏡湖南部與日寇佐藤部隊激戰,擊斃佐藤留次郎以下10餘官兵。同月,又在寧安縣煙筒溝襲擊偽警察隊31人,將其全殲,繳獲輕機槍一挺、步槍28支。被日酋稱為“最為顯著”的“有力之匪”。為了消滅陳翰章所部的抗日武裝,敵人玩弄政治陰謀,駐寧安的日本憲兵隊要求會見陳翰章。經第五軍軍部批準,陳翰章在唐頭溝東山接見日本浪人雄穀太郎。雄穀建議抗聯與日軍合作;或者不願合作,將部隊移出三江地區,保存實力,以待時機雲雲。陳翰章義正辭嚴地回絕了日寇的條件,並警告雄穀,不要再當軍國主義分子的鷹犬,否則,再以相逢,殺不赦。雄穀嚇得抱頭鼠竄而去。1938年5月,在中共吉東省委的領導下,陳翰章率第二軍第五師與抗聯第四、五軍等部開始西征。陳翰章率部由牡丹江南下,直搗正在修建的鏡泊湖水電站。7月初,焚毀了工程事務所,解放了大批中國勞工,致使日本侵略者苦心經營數年的水電站,僅開工半年,就受到嚴重破壞,被迫停工。
1939年7月,第二軍第四、五師合編組成抗聯第一路軍第三方麵軍。陳翰章任方麵軍指揮。不久,即取得大沙河戰鬥的勝利。大沙河戰鬥曆時4天,共打死、打傷和俘虜日偽軍500多人,繳獲輕機槍7挺、步槍300餘支,及大批軍用物資。自1939年以後,陳翰章率領抗日健兒馳騁沙場,屢立奇功,打得日寇及偽軍心驚膽裂,日夜不寧。
1940年,東北抗日聯軍進入最艱苦的時期。楊靖宇總司令及第一方麵軍指揮曹亞範先後殉國。為了牽製敵人,陳翰章指揮部隊繼續在敦化、寧安一線戰鬥,讓日偽知道:楊總司令雖然犧牲了,東北的抗日烽火並沒有因此熄滅。同年10月,陳翰章和第五軍第二師政治部主任陶淨非會合。他們決定,由陶淨非帶領20餘名老弱人員進入小溝密營,其餘40多名戰士由陳翰章帶領繼續戰鬥。12月8日夜,由於叛徒出賣,敵人調集重兵包圍了陳翰章所部的駐地灣溝村。陳翰章與所部僅存的十幾名戰士與百倍之敵展開力量懸殊的生死決戰。在接連擊退日偽軍四、五次進攻之後,戰士們紛紛倒下,陳翰章孤身一人與敵人對峙。敵人企圖軟化英雄,提出優厚條件讓陳翰章投降,陳翰章不為所動,慷慨殉國。
抗戰事跡
1933年隨部隊在敦化、寧安一帶開展遊擊戰。1934年春被派往北平、天津進行抗日救國活動,積極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工作,爭取關內人民以人力物力支持東北抗日鬥爭。同年6月調任綏寧反日同盟軍工農義務隊政治指導員。1935年2月任東北反日聯合軍第5軍2師參謀長,率部在寧安、額穆、敦化、蛟河等地打擊日軍。為了動搖陳翰章的抗日意誌,敵人逮捕了他的父親和妻子,逼迫他們進山勸降。他堅定地表示:自古忠孝不能兩全,要抗日就不能苟且偷生。敵人還懸賞重金捉拿陳翰章,他將計就計,巧妙地將前來勸降的偽吉林省警務廳警備科長、偽敦化縣副縣長等4個罪大惡極的漢奸處決,振奮了人心。
1936年起在東北抗日聯軍第2軍2師(後改為5師),先後任師參謀長、師長,同年6月被選為中共南滿省委委員。率部在寧安、鏡泊湖地區開展抗日遊擊戰,曾指揮攻打寧安、橫道河子、破襲北湖頭水電工程等戰鬥。1939年夏任東北抗聯第1路軍3方麵軍指揮,與魏拯民指揮所部攻點打援,取得攻占安圖大沙河等勝利。後又成功地指揮了寒蔥嶺伏擊戰、智取額穆縣城等戰鬥。在東北抗日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被人們譽為“鏡泊英雄”。殘暴的敵人割下他的頭顱,送到偽滿首都新京(長春)邀功請賞。1948年10月長春解放後,黨派人找到了他的遺首,安放在東北烈士紀念館,1955年又安葬於哈爾濱烈士陵園。2013年4月11日,他的頭顱,在他誕辰一百周年之際,被迎回故鄉吉林省敦化市,並將與其遺體合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