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擔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之後,陳慕華致力於銀行體製改革。在此期間,隨著全國經濟體製改革深化和經濟高速發展,中國人民銀行為適應多種金融機構,多種融資渠道和多種信用工具不斷湧現的需要,不斷改革機製,搞活金融,發展金融市場,促進金融製度創新。努力探索和改進宏觀調控的手段和方式,在改進計劃調控手段的基礎上,逐步運用利率、存款準備金率、中央銀行貸款等手段來控製信貸和貨幣的供給,以求達到“宏觀管住、微觀搞活、穩中求活”的效果,在製止“信貸膨脹”、“經濟過熱”、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初步培育了運用貨幣政策調節經濟的能力。
個人成就
跟時代建立金融改革新目標
1986年12月,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要求“金融改革的步子要邁大一些”,再次強調“要把銀行真正辦成銀行”。在此背景下,1987年,中國人民銀行比較係統地提出了建立新型金融體製改革要實現的四個目標:一是建立以間接調控為主要特征的宏觀調控有力、靈活自如、分層次的金融控製和調節體係;二是建立以銀行信用為主體,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多種信用工具籌集和融通資金的信用體係;三是建立以中央銀行為領導,各類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並存和分工協作的社會主義金融體係;四是建立金融機構現代化管理體係。此後,為實現這四大目標,又提出了一係列金融改革的具體措施。
與此同時,陳慕華提出,管好用活外彙也是中國人民銀行一個重大使命,把金融搞得更活一點,是金融體製改革的目的之一。在她的努力下,中國人民銀行提出願意和外國同行們進一步發展業務往來,在發展世界經濟、維護世界和平方麵共同作出不懈努力。
在她的推動下,這些新變化,進一步強化了人民銀行作為我國的中央銀行在實施金融宏觀調控、保持幣值穩定、促進經濟可持續增長和防範化解係統性金融風險中的重要作用。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不斷完善,作為中央銀行在宏觀調控體係中的作用也更加突出。
發揮餘熱
度晚年壯心不已發“餘熱”
1988年4月,已在國務院任職兩屆的陳慕華退休;同時,被選為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副委員長、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並兼任第六屆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主席、中國銀行董事會名譽董事長等職。在此期間,陳慕華依舊關心中國金融業的發展,她積極調研、建言獻策,一如既往地支持著中國的發展大計。
1993年3月,在第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陳慕華再次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同年9月,又連任第七屆全國婦聯主席。
1998年之後,她還一直擔任全國婦聯的名譽主席,繼續為共和國的發展發揮著“餘熱”。
感人事跡“春蕾計劃”
1921年6月,陳慕華出生於浙江省青田縣。她家住青田油竹,去縣城的人民小學上學,要翻山越嶺,路途艱辛,她十分珍惜難得的學習機會。
1937年7月,七七事變爆發。正在南京讀中學時的陳慕華親眼目睹了蔣介石的消極抗日,她堅定一個信念:不能當亡國奴,要追求新生活。日本人打進來了,書也讀不成了。於是,她輾轉到了西安,看了當時的《新華日報》,感覺中國共產黨是真正抗日的,便於1938年3月奔赴延安。[2]在延安陳慕華如願以償地上了抗日軍政大學,參加共產主義思想培訓和學習。
1988年9月,陳慕華在第六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上當選全國婦聯主席。此前,當中央領導同誌找她談話,推薦她為全國婦聯主席時,她曾驚訝地問:“你們是不是選錯了人?”當她擔任此職後,曾幽默地說:“我這輩子沒做過婦女工作,這回可是‘趕鴨子上架’。”
走馬上任後,陳慕華表示一定幹好分內之事。她主帥的全國婦聯在新的曆史時期緊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獨立自主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代表和維護婦女利益,促進男女平等。她注重從婦聯自身優勢和特點出發,讓婦聯在服從、服務經濟建設的大局中找準位置,選好角度,把握著力點,使婦聯組織和婦女工作適應加強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需要。
1989年,我國第四次人口普查中一個抽樣調查顯示:全國當年仍有480萬7歲至14歲學齡兒童不能入學,其中女童竟占了這個數字的83%。看到這數字,陳慕華震撼了!這是一個多麼沉重的數字!她憂心如焚,寢食難安。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關注兒童就是關注未來,關注發展。1989年,在陳慕華的倡導、全國婦聯的領導下,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發起設立共和國曆史上第一個旨在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女童重返校園的專項基金——“女童升學助學金”。1992年,這一社會公益項目被正式定名為“春蕾計劃”。
陳慕華既是“春蕾計劃”的倡導者,也是“春蕾計劃”的捐助者。每年1月1日,她都是第一個捐款者。她曾特意給家人與親友立下了一個規矩,凡是有工作的人都要資助一個“春蕾計劃”的貧困孩子。她和全家人每年至少資助13名延安女童,累計資助女童195人次,並曾提議且率先捐款,設立“春蕾計劃實用技術培訓專項基金”,以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和女性人才資源開發,培養了一大批農村科技致富帶頭人。“春蕾計劃”讓貧困地區的千千萬萬個女童改變了命運,在幫助女童重返校園、維護女童受教育權、維護社會公平、推進社會文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為此,“春蕾計劃”成為我國民間公益組織促進女童教育發展的最成功、最有影響力的範例。
後來,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又推出了“中國兒童少年安康成長計劃”,幫助孩子遠離失學、遠離疾病、遠離傷害、遠離犯罪,陳慕華親自擔任這個計劃的工作委員會主任。她以年邁的身體親自參與活動和會議,關注未來,救助迷途的孩子。陳慕華曾強調:“為了孩子,為了培養人才,我們要竭盡全力,要用不怕‘磨破嘴’、‘跑斷腿’的精神搞好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
對基金會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募集資金與管理資金。陳慕華一直強調,基金會一定要有很好的信譽,要取信於民,對每筆基金都要有交代。募來的錢隻能用於公益事業,即使是利息部分的使用,也要嚴格限製。一次,有家食品廠捐糖果給基金會,基金會的同誌分給了陳慕華20塊糖。可陳慕華卻認真地拒絕了,並且說:“不能給我,該給誰就給誰。我們要對捐贈者負責,也要對接受捐贈者負責,這是基金會的信譽問題。”陳慕華在募集資金方麵有兩句名言廣為流傳:一句是“搞募捐是為了婦女兒童,不是為我自己”。另一句是“要有愛心,臉皮要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