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寧淺水炮艦(1938年1月九江遇轟炸沉沒)艦長薛家聲少校,副長賈珂上尉
德勝號水上飛機母艦(江陰自沉)艦長劉煥乾中校
威勝號水上飛機母艦(江陰自沉)艦長王夏鼐少校
陳紹寬指揮下的中國海軍第一、第二艦隊
皦日測量艦(1937年8月26日被擊沉)艦長謝為良少校
辰字魚雷艇(江陰自沉)
宿字魚雷艇(江陰自沉)
武勝測量艦(江陰自沉)
海軍第2艦隊司令部司令曾以鼎少將
建康驅逐艦(被日軍撈起改裝為汪偽海軍“海綏”號)艦長齊粹英中校,副長嚴又彬,輪機長呂文周上尉
江貞淺水炮艦(1938年7月空襲擱淺,11月於嶽陽自行燒毀)
江元淺水炮艦(保存至戰後。1949年12月退役)
楚同淺水炮艦(保存至戰後。1949年被人民解放軍軍繳獲)
楚有淺水炮艦(1937年9月29日於六圩港空襲沉沒),艦長鄭耀恭中校
楚觀淺水炮艦(保存至戰後。1956年退役)
楚謙淺水炮艦(保存至戰後。1949年退役)
湖鵬魚雷快艇(1937年10月3日於江陰目魚沙空襲沉沒)艦長梁序昭上尉
湖隼魚雷快艇(抗戰中期因老舊報廢)
湖鶚魚雷快艇(1937年10月3日於鰣魚港空襲沉沒)
民權炮艦(保存至戰後)艦長劉煥乾中校
民生炮艦(1938年7月空襲擱淺,11月於嶽陽自行燒毀)艦長鄭世璋中校
永綏淺水炮艦(保存至戰後)艦長傅成少校
江犀淺水炮艇(1941年8月21日四川巴中空襲沉沒)
江鯤淺水炮艇(1941年8月21日四川巴中空襲沉沒)
甘露測量艦(1941年9月3日巴中空襲沉沒)
青天測量艦(1937年10月於龍梢港空襲沉沒)艦長葉裕和少校
2、江陰之戰中的日本海軍序列:
●第3艦隊司令部司令長穀川清大將
旗艦:出雲號、能登呂號
第一遣外艦隊:平戸號、天龍號、対馬號、常盤號、安宅號、宇治號、伏見號、隅田號、勢多號、比良號、保津號、堅田號、鳥羽號、熱海號、二見號驅逐艦浦風第24驅逐隊
第二遣外艦隊:球磨號、八雲號、第13驅逐隊?第16驅逐隊
第3戰隊‐那珂號、阿武隈號、由良號
第1水雷戰隊:夕張號、第22驅逐隊?第23驅逐隊?第30驅逐隊
第1航空戰隊:加賀號、第2驅逐隊
第10戰隊:藤森清一郎少將
第11戰隊水上機母艦神川丸:近藤英次郎少將
第4水雷戰隊:細萱戊子郎少將
第6驅逐隊:伏見宮博義王中佐
第10驅逐隊:板垣盛大佐
第1水雷隊:渋穀紫郎中佐
第1連合航空隊:戸塚道太郎少將
第2連合航空隊:三並貞三少將
上海海軍特別陸戰隊:大川內傳七少將
第1根陸地隊:園田滋少將
第3航空戰隊:寺田幸吉少將
●第4艦隊司令部司令豐田副武中將
旗艦:足柄號
第9戰隊:妙高號、長良號…
第14戰隊:天龍號、龍田號…
第4水雷戰隊:木曾號、第6驅逐隊?第10驅逐隊?第11驅逐隊
第5水雷戰隊:名取號、第5驅逐隊?第22驅逐隊
第9戰隊:小林宗之助中將
第5水雷戰隊:後藤英次少將
第3驅逐隊:藤田俊造中佐
第16驅逐隊:島崎利雄中佐
第23驅逐隊:高橋一鬆中佐
第3潛水戰隊:鋤柄玉造少將
第9潛水隊:仁科宏造中佐
第4航空戰隊:鮫島具重少將
●其他:第二艦隊赤城號航母戰鬥群,龍驤號航母戰鬥群,第三艦隊鳳翔號航母戰鬥群……(日本第一艦隊、第二艦隊臨時派遣協助日本支那方麵艦隊作戰)
3、攻擊“寧海”、“平海”的日本航空隊資料:
(1)陸基:第2聯合航空隊(駐上海公大機場)司令官:三並貞三少將
(a)第12航空隊司令:今村修大佐
12架中島95式艦戰(NakajimaA4N1)
12架空技92式艦攻(YokosukaB3Y1)12架愛知94式艦爆(愛知D1A1)
(b)第13航空隊司令:千田貞敏大佐
12架三菱96式艦戰(MitsubishiA5M2)
12架空技96式艦攻(YokosukaB4Y1)
12架愛知96式艦爆愛知D1A1)
(2)海基:第2航空戰隊司令官:堀江六郎少將
第22驅逐隊
(a)航空母艦:加賀號
12架三菱96式艦戰(MtsubishiA5M2)
24架空技96式艦攻(YokosukaB4Y1)
12架愛知94式艦爆(愛知D1A1)
在9月22日和23日的戰鬥中,因為日軍補充損失和將部分陸基航空隊配備到海基的航母上使用,因此部分數據可能與實際出動情況不符。
戰略意義
江陰海戰是江陰保衛戰中的海上戰役,自1937年8月16日江陰大戰拉開序幕開始至1937年12月2日江陰防線失守,前後共曆時108日,是抗日戰爭中罕見的陸海空三棲立體作戰,也是抗戰期間唯一一次海軍戰役;長年威震中國海疆的艦隊,一部份在煙台自沉,主力則全數沉在江陰,是中日甲午戰爭以來最重大的損失。保衛江陰封鎖線的戰鬥阻遏了日軍沿長江西進的企圖,粉碎了日軍3個月滅亡中國的美夢,保護了長江下遊軍政機關、工礦企業向四川大後方的安全轉移,為國民政府以空間換取時間之持久抗戰的最後勝利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但當時海軍受排擠,陳紹寬奮鬥維艱。民國34年5月,赴美國參加聯合國大會,參與製訂“聯合國憲章”。民國34年9月9日,在南京參加接受日本侵華軍投降儀式,但以後在接收日本海軍的實際工作中,屢受阻撓。
拒絕內戰
抗戰勝利是年冬,蔣介石電令陳紹寬率“長治”艦赴山東堵擊共產黨軍隊。陳紹寬以“抗戰後海軍元氣尚未恢複,且紹寬在抗日期中報效無多,已愧對國人,若再參加內戰,內疚殊大”為借口,南下檢修。蔣介石認為陳紹寬抗令,借端撤銷並武裝接收海軍總司令部,免除陳紹寬職務。陳紹寬因此回鄉,閑居不出。民國38年,蔣介石派朱紹良請陳紹寬赴台灣“共襄國是”,陳誓死相拒。
新中國成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陳紹寬出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福建省政府副主席、副省長,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職,又被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二、三屆的代表、主席團成員,還是全國國防委員會委員。1969年,因患胃癌病逝,享年80歲。
人物生平
榮立戰功
辛亥革命後,陳紹寬在北洋海軍任少校副官。1915年12月5日,陳其美等革命黨人意圖奪取“肇和”號軍艦,陳紹寬指揮“海琛”、“應瑞”兩艦截擊,使革命黨人奪艦計劃功敗垂成。因為這件“功勞”,他被破格提升為代理艦長,並獲得赴歐留學的機會,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身在英國的陳紹寬加入英國海軍,參與對德作戰。在激烈的海戰中,陳紹寬奮不顧身,榮立戰功,被英女王授予“特別勞績勳章”。
出席巴黎和會
1919年,陳紹寬又作為海軍代表出席巴黎和會。在那裏,他零距離目睹了西方列強是如何打著“議和”的旗號瓜分利益,欺淩弱小。中國雖是戰勝國,卻如同案板的上的一塊肉,任人宰割;國權任人玩弄,讓陳紹寬有了切膚之痛:強權即公理、弱國無外交。要想在豺狼虎豹林立的國際舞台上屹立不倒,唯有自強;於是,他暗自下了決心,將自己獻給中國海軍事業,用強大的艦隊來捍衛國家尊嚴!這次抉擇,為他的人生展開一條艱險的荊棘之路。
第二艦隊司令
陳紹寬回國後,在北洋海軍扶搖直上,官越做越大,成為第二艦隊的司令官。與此同時,國內的革命形勢也發生著巨變。1926年,廣州國民政府誓師北伐。隨著革命槍聲的響起,一道嚴肅的選擇題又擺在了陳紹寬的麵前;當時,直係軍閥孫傳芳控製蘇、浙、皖等省,而陳紹寬則是一枚重要棋子。他的艦隊遊弋在長江下遊,牢牢控製長江防線。從這個意義上說,陳紹寬的態度對北伐舉足輕重。到底是選擇效忠自己的頂頭上司孫傳芳,還是歸順國民政府,反戈一擊?陳紹寬沉思著。這些年來目睹的北洋軍閥所作所為,以及南方革命政府的欣欣向榮,很快促使他下令了決心。於是陳紹寬果斷下令,率艦隊歸附國民革命軍。“背叛”意味著刀槍相見。不久,龍潭之戰打響,陳紹寬反戈擊向孫傳芳。龍潭之戰異常慘烈。革命軍與孫傳芳在巴掌大的一塊地方你爭我奪,相互廝殺。槍炮聲、喊殺聲、哀嚎聲亂作一團,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最終革命軍取得勝利,摧毀了孫傳芳的主力。陳紹寬因作戰勇猛,被授予一等勳章和“中流砥柱”勳旗。北洋軍閥的爪牙,成為國民革命軍的一員猛將。
國民黨海軍“中流砥柱”
對於陳紹寬的實力,蔣介石早有耳聞。很快,陳紹寬成為國民黨海軍“中流砥柱”。1937年,全麵抗戰的槍聲響起。正在英國訪問的陳紹寬被緊急召回。蔣介石任命他為中國海軍司令,主持長江防務。那時,日本已經擁有了世界第三位的強大海軍,而中國海軍弱小落後,主力艦的噸位,甚至還不如幾十年前的北洋水師。怎麼打呢?蔣介石認為:如果不能阻止日艦溯流而上,就徹底切斷長江,誰也別想從這兒過。領命之後,陳紹寬緊急征用了幾十艘商船,連同海軍的8艘舊艦一起沉入江底,幾乎在一夜之間建成堅固的“江陰封鎖線”。他用這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在江陰水域阻斷航線,築成一道堅固的水上要塞。小鬼子豈肯就此罷休!1937年9月,日軍第三艦隊傾巢而出,撲向中國守軍,慘烈的海戰拉開序幕。這場決鬥,從一開始就不公平。日軍有戰艦,有飛機,有強大的後援支持。再看中國海軍,要啥沒啥。陳紹寬帶著一推破銅爛鐵,跟武裝到牙齒的小鬼子決一死戰,在誰看來,這都是一個笑話。暴露在敵機火力下的中國守軍,隻好用重機槍和高射機槍對空開火,迫使日軍飛機不敢低空俯衝投彈。這種打法等於拿匕首和人家的長槍對戳,殺敵八百,自損三千。雖然也擊落了好些敵機。但隨著戰爭的延續,中國守軍的缺點暴露的越來越明顯,失敗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結局;好在中國海軍啥都缺,唯一不缺的,是拚死一戰的決心。就憑這這股子狠勁,陳紹寬指揮的軍隊愣是將日軍阻擊了一個月之久。在日軍的海空火力狂轟濫炸下,中國的艦艇,一艘接一艘沉沒在長江的滾滾波浪中。江陰水戰,中國海軍幾乎全軍覆沒,但雖敗猶榮。陳紹寬同強大的日軍周旋,也創造了世界海軍史上的奇跡。在旁觀戰的德國顧問感慨說:這是一次世界大戰後,最為激烈也最為奇特的一場海戰。江陰海戰雖然打出了中國人的血性,但中國海軍卻幾乎全軍覆沒。有人說:陳紹寬將中國海軍原來不厚實的家底敗了個精光。
上書建造航空母艦
要說敗家,陳紹寬還有一段故事。早在1928年,時任中國海軍第二艦隊司令的陳紹寬就曾經上書,要求花2000萬元建造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以下簡稱航母)。建航母!那絕對是中國軍界的重磅炸彈!消息傳開,眾人議論紛紛。造航母當然是好事情,但中國有這個實力麼?這個時候,蔣介石既不想出錢,又不想失掉人心,就使出“拖”字訣:五年,十年,十五年,給陳紹寬畫了一個大大的餅。一轉眼到了抗戰,中國海軍那點家底都讓陳紹寬折騰沒了,而陳紹寬還在做他的海軍強國夢:從遼東到南海中越邊界,劃分四大戰區,建造20艘航母,每艘航母造價約18億元。這可真是“宏圖大業”,一下子把中國海軍未來幾十年的實踐和理想都說完了。堅持的反麵,就是頑固。在陳紹寬看來,他是在實踐自己的海軍強國夢;在別人看來這就是固執己見,癡人說夢。蔣介石看到陳紹寬的計劃,嘖嘖舌頭。陳紹寬啊陳紹寬,你把自己的家底賠個精光不說,還要燒錢造航母,瘋了嗎?從這時,陳紹寬的仕途就開始走背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