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海(?—1362)明代大將。字通甫,泗州虹縣人。長身鐵麵,智力過人。朱元璋初起兵,從之於滁縣,為前鋒。渡江後,授右翼統軍元帥。從取婺州、諸暨、處州等地。積功為江南行省參知政事,守金華。為將嚴紀律,不妄殺人,不掠婦女,為部下苗軍元帥蔣英殺。
胡大海,字通甫,泗州虹(今安徽泗縣)人,明朝開國功臣。
胡大海祖籍波斯,其祖先隨蒙古軍來華。胡大海原是一個炸賣油條的小商人,身材魁梧,勇力過人。1354年,朱元璋屯兵安徽滁縣時胡大海前來拜見,朱元璋一見胡大海身材魁梧,相貌威嚴、憨厚,說話十分投機,非常愛慕,於是留於軍中,命為前鋒。渡江後攻取皖南、浙江等地,任江南行省參正政事。鎮守金華(今屬浙江)。雖目不識書,而能折節下士,曾薦劉基、宋濂、葉琛、章溢於朱元璋。軍紀嚴明,曾說:“吾武人不知書,惟知三事,不殺人,不掠婦女,不焚毀廬舍。”胡大海待人誠懇,對降將也是如此,不料被降將蔣英暗算。胡大海遇害後,朱元璋作文以祭,特贈光祿大夫,追填封越國公,諡武莊,肖像功臣廟,位列第七,配享太廟。
明史傳記
胡大海,字通甫,虹人。長身、鐵麵,智力過人。太祖初起,大海走謁滁陽,命為前鋒。從渡江,與諸將略地,以功授右翼統軍元帥,宿衛帳下。從破寧國,副院判鄧愈戍之。遂拔徽州,略定其境內。元將楊完者,以十萬眾來攻,大海戰城下,大破走之。遂與鄧愈、李文忠自昱嶺關攻建德。敗元師於淳安,遂克建德。再敗楊完者,降溪洞兵三萬人。進樞密院判官。克蘭溪,從取婺州,遷僉樞密院事。下諸暨,守將宵遁。萬戶沈勝既降複叛,大海擊敗之,生擒四千餘人。改諸暨為諸全州。移兵攻紹興,再破張士誠兵。太祖以寧、越重地,召大海使守之。士誠將呂珍圍諸全,大海救之。珍堰水灌城,大海奪堰,反灌珍營。珍勢蹙,於馬上折矢誓。請各解兵,許之。郎中王愷曰:“珍猾賊,不可信,不如因擊之。”大海曰:“言出而背之,不信;既縱而擊之,不武。”師還,人皆服其威信。尋攻處州,走元將石抹宜孫,遂定處州七邑。
陳友諒寇龍江,命分軍搗信州,以牽製敵。大海用王愷言,親引兵往,遂克信州,以為廣信府。信方絕糧,或勸還師。大海曰:“此閩、楚襟喉地也,可棄之乎?”築城浚隍以守之。先是,軍糧少,所得郡縣,將士皆征糧於民,名曰寨糧。民甚病之。大海以為言,始命罷去。進江南行省參知政事,鎮金華。
初,嚴州既下,苗將蔣英、劉震、李福皆自桐廬來歸。大海喜其驍勇,留置麾下。至是,三人者謀作亂,晨入分省署,請大海觀弩於八詠樓。大海出,英遣其黨跪馬前,詐訴英過。大海未及答,反顧英。英出袖中槌擊大海,中腦仆地。並其子關住、郎中王愷皆遇害。英等大掠城中,奔於吳。其後,李文忠攻杭州,杭人執英以降。太祖命誅英,刺其血以祭大海。大海善用兵,每自誦曰:“吾武人,不知書,惟知三事而已:不殺人,不掠婦女,不焚毀廬舍。”以是軍行遠近爭附。及死,聞者無不流涕。又好士,所至輒訪求豪雋。劉基、宋濂、葉琛、章溢之見聘也,大海實薦之。追封越國公,諡武莊,肖像功臣廟,配享太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