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零章 新的啟程(大結局上)(2 / 2)

而福臨等人接到商毅的聖旨之後,也都鬆了一口氣,總算是把這一次災難給躲過去了。

其實在收到這封聯名信之後,商毅立刻就明白了福臨的用意,雖然知道福臨等人這樣做的目地是為了自保,不過這一封聯名信對於穩定目前遼東的局勢,平定叛亂來說,也是有一定的幫助的。因此既然他們向自己示好,自己當然也應該投桃報李,對原清皇宮人員進行讚揚和安撫,大家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不過雖然取得了商家台大捷,擊潰了叛軍中的最大一個勢力,並不等於遼東的叛亂己經結束了,因為大勢力被擊潰,還有眾多的小勢力存在,他們有的盤據村莊,有的躲進了深山裏,當了土匪,人數雖然不多,但分得很散,而且對遼東的安全,也存在這不小的威脅。

而這個時候,沈陽軍區現在兵力不足的弱點也完全暴露出來,麵對著分散的叛亂軍,也頗有些無可奈何。好在是這時山東軍區的支援部隊也終於趕到了遼東,先期的一個師到達到沈陽。這一下沈陽的兵力也擴大的一倍,於是中華軍也立刻分派兵力,以二連為一組,分成十二個小組,分頭去平定各也的叛亂。

這一來平亂的效果也大大増加,在一個月之後,各村莊的叛軍都被平定下來,三個月之後,躲進深山的叛軍也卻大部分被平定,而這時沈陽軍區的部隊也從黑龍江撤回到了沈陽,中華軍也有足夠的兵力保護遼東地區的安全,在一年之後,遼東地區的。

但不管怎麼說,遼東的局勢己經被控製住,商毅也基本放心,而且這時東北邊境的中俄戰爭也己經結束了,雖然中華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收複了尼布楚城,以中國的邊境擴充到了貝爾加湖一線,但對商毅來說,這還遠遠不夠,國家的領土,當然是越好,而現在能夠大麵積擴充領土的地方,隻有北方。

另外從地緣戰略的考慮,中國未來的主要危脅還是來自於南北兩麵,而且在兩百年內,北方要勝於南方,畢竟北極熊的熊掌可以直接伸到中國來,現在中國己經在南海建立起了巨大的戰略縱深,因此在北方也同樣需建立戰略縱深地區。

不過帝國成立四年以來,一直征戰不斷,雖然說國家在財政上還足夠支持,但在人力物力上,卻消耗了大量,畢竟光有錢是不行的,還要有其他的糧食物資也是同樣重要。

而現在中華軍在南北兩麵都取得了勝利,在末來數年以內,中國都將保持一個基本平安的局麵,因此商毅也確定,暫時停止軍事行動,把重心放經濟建設上來,畢竟中國在政治上也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也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但戰爭的伏筆,在這個時候己經埋下了。

在洪憲六年(1655年)俄使巴伊可夫到達南京,與中國和談,但雙方的條件差距太大,和談無成而終。但有一部份哥薩克人投靠中國,遷移到貝爾加湖定居。

洪憲九年,中華帝國完成了遷都北京,並開始著手北征,十年,中華軍出兵北征,越過外興安嶺,攻占了俄羅斯在東方的唯一居點雅庫次克城,並將中國的勢力擴展到北冰洋邊。

洪憲十一年,中俄第二次戰爭暴發,中俄兩軍在貝爾加湖西岸展開激戰,雙方投入的兵力都超過五萬,俄軍再次被中華軍擊敗,中國的地域擴展到了鄂畢河上遊。

洪憲二十年,中國再度出兵,挑起第三次中俄戰爭,俄軍十萬大軍被中國殲滅,被迫與中國和談,承認勒拿河以東、南,鄂畢河上遊以東的地區是中國的領土。

這次和談維持了二十年,隨後雙方又在廣闊的西伯利亞平原上展開了近五十年的爭奪,一共又進行了五次中俄戰爭,雙方二勝兩負一平,打成平手,但這時在歐州西部,拿破侖出世法國崛起,俄羅斯陷入了兩麵為敵的局麵,隻能與中國再次簽約,雙方以葉尼塞河為界,劃分中俄領土,長達近百年的中俄戰爭才完全結束。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