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五章 中俄之戰(五)(2 / 2)

中華軍的反擊,立刻就讓戰場出現了,雖然俄軍並不知道中華軍投入了多少的反擊兵力,但也知道,戰場上的大勢己去了,自己已經無法贏得這一戰的勝利了。

雖然俄羅斯人尚武好戰、悍勇粗暴,但並不等於說俄羅斯人打起仗來腦袋一跟筋,隻會一味的猛衝猛打,要麼取得勝利、要麼光榮的戰死,還美其名曰玉碎。這也是俄國人和日本人的最大不同,在明知必敗的情況下,俄國人並不會是以在戰場上光榮的戰死為榮,也會適時的從戰場上撤退。而且這一次戰鬥既不為了保衛祖國,也不是為了拯救民族,就連為了祖國榮眷而戰的理由都沒有。

另外俄軍的主體組成的哥薩克騎兵本身就是一個由各種流亡者,不受主流社會的認同者組成的部族,什麼樣的人都有,根本就沒有什麼民族的觀念,也沒有自己的獨立國家,政治認同模糊,具有非常典型的打家劫舍的綠林思想和有奶便是娘的傍大戶風格。現在之所以奉俄羅斯為祖國,為俄羅斯在東方而戰,一方麵是因為俄羅斯為了自己的需要,首先承認哥薩克人的地位,而哥薩克人也確實需要這種大名份;另一方麵也因為俄羅斯確實也對哥薩克軍隊進行了一些資助。

但這並不就等於哥薩克人是真心為俄羅斯而戰,隻要是誰開出的價碼更高,哥薩克人就會立刻倒戈。在曆史上哥薩克騎兵除了驍勇善戰以外,另一個著名的特點就是朝三暮四,朝秦暮楚,在十七、十八世紀,無論是俄羅斯沙皇、土耳其蘇丹、波斯大汗甚致是克裏木的韃靼汗、波蘭國王都曾經是哥薩克騎兵效忠過的對像,包括哥薩克內部,也分成萬多個派係,而且各個派係各為其主,在戰場上刀兵相見的事情也屢見不鮮。隻不過後來俄羅斯從諸雄之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哥薩克人也才十九世紀以後逐漸的並入成為俄羅斯的一部份。

而正因為如此,在敗局已定的情況下,當然就沒有那一個哥薩克人願意會去為沙皇盡忠,首先保住自己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就在中華軍的反擊一開始,俄軍的士兵也立刻知道大勢已去,於是也都紛紛從戰場上撤退,向尼布楚城敗退而去。而巴什科夫也無法阻擋俄軍的敗退,當然這幫助巴什科夫做了一個決斷,因為現在也就不用再多想了,趕快撤退吧。

甴於俄軍基本是全騎兵,因此也能夠迅速的從戰場上撤退,不一會兒,在中華軍的大營前的俄軍,就己經撤得幹幹淨淨,而且速度之快,連中華軍都覺得有些難以想像。而中華軍對俄軍的合圍,也並沒有形成。雖然中華軍也追擊了一陣,但畢竟是在黑夜之中,也不敢窮遠,隻是截住了一些步兵。另外在中華軍大營兩翼佯攻的俄軍,因為撤退不及,被中華軍截住,傷亡十分慘重。

等巴什科夫等人逃回尼布楚城之後,查點人馬,這一次夜間襲擊,俄軍也是勢盡了全力,一同投入了八千騎兵和一千步兵,結果騎兵隻逃回的不足四千人,而步兵更慘,逃回來的隻剩下了二百多人,而且還有不少人受傷。現在尼布楚城裏的俄軍己不足六千,而除去傷員之外,可戰之兵其實隻有五千多一點,和開戰之前相比,俄軍己經損失了超過半數以上的兵力。

而經過了這一敗之後,巴什科夫等人也對守住尼布楚城不抱任何信心了,因此也退回到尼布楚城裏,巴什科夫等人,包括眾多的俄軍士兵也都連夜開始收拾金銀細軟,打包裝箱,準備隨時都可以逃離尼布楚城。

一直到天色發亮,有不少尼布楚城裏的居民,還有其他士兵也都驚動了,於是也都開始收拾起來,而為了爭奪財戶、運輸工具、馬匹牲口,而且這一戰中陣亡了大量的俄兵,他們遺留下來的財產也成為其他俄兵爭搶的主要目標。結果有不少俄兵也在尼布楚城裏大打出手,刀兵相見,當然也還有俄兵去搶截城裏的居民、商店、倉庫等等,結果也鬧得尼布楚城裏雞飛狗跳、人心惶惶。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