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二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2 / 2)

船隊的下一站是到達呂宋,當然也受到呂宋總督府和當地華人的熱烈歡迎,因為擊敗了荷蘭東印度公司之後,整個南中國海地區也再沒有中國的敵對勢力,歐州各國的商人,也必須尊守中國製定的規側,而且背後有強大的國家力量支持,中國商人可以任意的在這一片地區內來往經商,甚致是進行定居,開拓等等活動。甚致還可以遠航到印度、非州,或是更遠的歐州去進行貿易來往。

而這時呂宋總督府也接到了內閣發來的公文,知道國會已經通過了呂宋建省的提案,並任命張庚秋為呂宋省的第一任省長,並招張庚秋回國領取省長大印和委任公文,並提交呂宋各府州縣的行政人員名單。呂宋各屆的華人更是興高彩烈,因為呂宋建省成功,就意味著正式並入中國的領土範圍,在呂宋的華人也有了歸屬感。

這幾年以來,中國在南中國海地區的擴展很快,而且製定的政策都是鼓勵工商業的發展,又十分注意保護海外華人的利益,因此在海外謀生的華人也對國家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都很強,也都十分願意把海外的地方都並入中國的領士。

船隊在呂宋停留了五天。因為以前一直都是第四分艦隊駐紮在呂宋,而現在改由第三分艦隊在這裏駐守,當然也要辦理一些交接手續。

另外第四分艦隊在呂宋駐紮了幾年的時間,一些軍官士兵將自己的家屬都接到了呂宋,也有一些士兵在這段時間裏在呂宋成家,並且在這裏置下了一些積蓄或產業,有的是田產,有的是地產或股份,現在要調回國,當然也要進行一些處理。這次家屬當然是不能跟船回去,但有的積蓄要打包帶走,而產業或是變賣,或是托人照看,而也有一些官兵到了退役的時間,打算回國內辦理退役手續。處理這些事情也都需要時間。

而這幾天張庚秋也和總督府的官員們進行了詳細商議,終於確定了呂宋五州十三縣的人員名單,正好這時船隊也到達了呂宋,因此張庚秋也決定,跟著船隊一起回國去。

隨後船隊繼續出發,離開馬尼拉港,駛向中國。船隊行到廣州,第四分艦隊進入軍營駐紮,也有一部份商船在廣州停靠,進行貿易。而李華梅和張庚秋一起乘坐海上玫瑰號,帶著巴達維亞來的運輸船隊,以及南洋各國的使團與中國西印度公司的商船一起繼續北上,一直到達長江口,中囩印度公司的國內總部就設在上海,商船都在這裏停泊卸貿,李華梅、張庚秋、施琅等人則從長江逆江而上,到達南京。

南洋戰事結束之後,先期的報告早己經送到了南京。得知這一次戰爭繳獲的錢財物資以後,內閣也都十分高興,雖然說在去年也想到了,這次南洋戰爭,一定也會收獲不少財富,但誰也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不僅可以把這次戰爭的費用全部填平,而且至少還有二千萬銀元左右的淨收入。另外還抓獲了荷蘭、土著俘虜數萬人,就連以後開發南洋各地的勞動力都準備好了。

而且這次隨船隊回國的,還有文萊、馬打蘭、亞齊、柔佛、占碑、巴鄰傍七國的使團,都是來向中國稱臣,自居藩屬的南洋。按照中國的傳統,外王內聖是治國的最高境界,每一個國家都以萬夷來朝為國威遠揚的標誌,當然另說是萬夷,就連百夷都從沒有過,既使是在鄭和下西洋的時代,到中國來朝賀的,其實也隻有三十多個國家。但這己經是中國對外最盛大的壯舉了。在唐朝全盛時,到是奏齊過百夷,但其中絕大部份其實就是一個部落,幾千幾百人也算成一個名額,水份太大。而現在中華帝國才剛進入第四個年頭,就己經收下了九個藩屬囯,甚致和遠隔萬裏的歐州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那麼當年鄭和下西洋的時代的盛舉,想來也不會再遠了。

因此船隻到達南京之後,也引起了許多百姓來歡迎看熱鬧,內閣也早就接到了通知,並派出官員,在碼頭迎接他們一行。船隻都進港停泊,船員安排到宿舍休息,運送回的物資派人來查收,張庚秋、施琅以及各國的使團都安排到館驛中居住,並且還專門還備下了車仗,將李華梅迎接入皇宮。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