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並不是在正常情況下,因為經過了加裏曼丹島之戰以後,荷蘭士兵都知道,現在戰場的大勢已去,自己根本無法戰勝中華軍,一場注定要失敗的戰鬥,當然不會有人去打。
如果是在歐州,為荷蘭的自由獨立而戰鬥,荷蘭士兵到也能夠並發出高昂的鬥誌,就算是明知不敵,也會抵抗到底,但現在是遠離荷蘭萬裏之遙的巴達維亞,沒有一個士兵認為,保衛巴達維亞是在保衛自己的利益,相反每一個士兵心裏都在想著的是,巴達維亞和我有什麼關係,我為什麼要為了保衛巴達維亞而拚命。因此全軍的士氣都非常低落。
這種情緒當然也影響到了荷蘭土兵的戰鬥意誌,在戰鬥打響之後,麵對著中華軍以猛烈的火槍射擊壓製時,雖然中華軍的火槍射程比荷蘭火槍要遠,但荷蘭城上的火炮卻是都可以打擊到中華軍的排槍射擊當中的,但荷蘭軍的抵抗卻十分乏力。結果在城頭上也完全被中華軍的火力給壓製住了,被中華軍打得不少荷蘭士兵連頭都不敢抬。
而在壓製住了荷蘭城牆的火力之後,中華軍也馬上派出爆破隊,對城牆展開了爆破。但不得不說,荷蘭將巴達維亞的城牆修築得確實十分堅固,中華軍一共發動了三次爆破,雖然在城牆上炸出了兩個大坑,但竟都無法將城牆給炸開。
中華軍的陸軍指揮官,第七軍的軍長田楚也看得直歎氣,這城牆也建得太牢了吧,怎麼這樣炸都炸不開呢?不過雖然中華軍的爆破不成功,但一直牢牢的壓製住了牆頭的荷蘭軍火力,在一開始的時候,荷蘭軍也還會發動一些反擊,用火炮攻擊中華軍的陣列,並且用火槍打擊中華軍的爆破組,也對中華軍造成了一定的傷亡。
但中華軍進行的三次爆破,雖然沒有炸開巴達維亞的城牆,但也給荷蘭的守軍造成了很大的壓力,畢竟毎一次爆炸,在城牆上都會產生巨大的震動,而且三次爆破也不可能一點效果都沒有,在城牆上,在城牆內側的一麵,都出現了不少的裂紋,顯然城牆的承受力也達到了極限。因此有不少荷蘭士兵都不敢在城牆上停留,紛紛逃離城牆。由其是在炸出大坑的城牆段,基本都沒有任何士兵留守了。
而就在這時,中華軍也對巴達維亞的城牆發動了第四次爆破。這一次爆破比前三次都要順利得多,一路上幾乎沒有遇到荷蘭守軍的任何阻擊,十分通暢的就到達了城牆邊,爆破手在爆破地點放置好了火藥,拉出了引線,在點燃之後,立刻撤離。
由於前三次其實己經對城牆造成了相當的損傷,因此隨著一聲爆炸的巨響,這一次爆破終於取得了成功,巴達維亞的城牆被炸開了一個十餘米寬的大缺口,碎石土塊隻堆起了一丈多高,而且還有一個很大的緩坡。隨後中華軍的突擊隊也立刻向缺口發動了衝鋒,一舉突破了缺口,殺入巴達維亞的城中。
在有城牆可守的時候,荷蘭守軍還能夠堅持得住,但在城牆被炸開之後,荷蘭守軍也頓時徹底失去了抵抗的意誌,對中華軍的突進,荷蘭守軍根本沒有做任何阻擋,任由中華軍突破了城牆缺口,向巴達維亞城裏擴展。而且在這個時候,荷蘭士兵自由、散漫的性格也發生了很大的負麵作用,有些士兵向巴達維亞城中心地區逃走,也有一些士兵幹脆向中華軍投降。
當然也有少數荷蘭士兵還是在堅持抵抗,同時也驅使著一些土著士兵與中華軍作戰。但在這個時候,中華軍的氣勢如虹,人人勇猛,而且無論在兵力、還是武器,以及打巷戰的經驗上,都要遠遠超過守軍,荷蘭士兵到是能夠和中華軍打幾個回合,但無奈人數太少,改變不了大局,而土著士兵更是隻能打醬油,起不到任何作用。
中華軍首先用手榴彈向守軍猛炸了一陣,然後又舉槍射擊,打得守軍傷亡無數,隨後衝上去使用刺刀,與守軍展開白刃戰,隻殺得守軍紛紛倒地身亡,結果隻用了十幾分鍾的時間,就將守軍最後抵抗給擊潰了。隨後中華軍也兵分數路,向巴達維亞城的中心擴展。
而就在中華軍的陸軍炸開巴達維亞的城牆,攻入城中之後,雙方的海軍也在巴達維亞的海麵上,展開了激戰。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