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荷雙方在文萊進行唇槍舌戰的時候,商毅也帶著艦隊在返回國內的道路上。
商毅一行首先到達呂宋,並且在呂宋一共停留了六天,一個主要原因是遇到了風浪。雖然這個季節裏,海上的風浪並不大,而且嶽飛號也是一艘大船,如果是在平時,當然是可以冒著風浪出發了,但現在的情況不同,因為豐臣薰有了身孕,商毅可不敢冒險讓她受風浪顛波,因此就在呂宋休養幾天,等風平浪靜之後再出發。而且呂宋的醫療住宿條件,也確實要比文萊好得多。
當然在這段時間裏,商毅也沒有白白浪費,而是毎天都在和張庚秋、亞莉桑德拉、岡薩雷斯候爵、小布萊克等人商議怎麼經營南洋地區,因為現在的南洋局勢,中華軍在軍事上已經取得了絕對的優勢,那麼下一步就是如何在南洋地區重新確定中國的宗主國地位,確保中國在這一帶地區的利益。
雖然說武力確實是中國在南洋地區最重要的保障,但也絕不能一味的依靠武力,還是要多重手段一起運用,所謂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當年委員長的這一套,雖然在商毅以前的那個時空裏並沒能取得成功,但在本時空裏,也值得商毅借鑒和學習。
另外對南洋地區的控製,不僅要依靠政府的力量,但主要還是要發揮中國民眾對於移民海外,開拓海外的積極性,政府最好隻進行引導和管理作用,當然也要對這些移民提供保護。而且中國以後還會繼續向海外擴展,因此這次在南洋地區的實踐經驗,也為以後的海外擴張行動提供參考。
但這些俱體的措施,還需要進行詳細的協商,如怎樣提高民眾對移民海外的熱情,與當然的土著如何相處,國家又怎樣對殖民地區進行有郊的控製和管理,不讓殖民地區脫離國家控製,又如何為殖民地提供保護等等問題。
雖然商毅比這個時代的人多了三百多年的經驗和見識,而且在穿越之前,商毅對於殖民地、殖民主義這些詞也十分熟悉,但對於殖民地的俱體管理方式,商毅確實還是一個門外漢,而且商毅也不希望完全照搬歐州殖民者的方式,因為這個時代的歐州殖民方式過於殘酷,從商毅自身的觀念,以及中國的傳統道徳觀念,都不允許商毅采用歐州的殖民方式,而是應該使用一種更為溫和的手段。使中國能夠長期、穩定在這一地區保證自己的權利。
當然對於這個時空的人來說,這也是一個新的課題,包括來自於歐州,擁有豐富殖民經驗的亞莉桑德拉、岡薩雷斯候爵、小布萊克等人更是如此,因為現在歐州對殖民地還是處在血腥掠奪的階段,基本都是抱著搶一票走人的打算,雖然也在殖民地進行了一些開墾種植、修城建房的行為,但也隻是一個輔助手段,並沒有到長期占領,穩定開發的目地,因此眾人也對商毅的這個想法也都十分感興趣,畢竟搶到殖民地之後,誰都想長期占領。
由其是英國,也正處於一個新興階段,正在積極展開對外擴張,爭奪殖民地,對於小布萊克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啟發,因此眾人也展開十分熱烈的討論,也討論出來幾條有行的方案。當然俱體的海外殖民、移民條例,還是要回到囯內去討論、製定。
在同時張庚秋也再次向商毅提出,在呂宋建省的提議,而商毅也認為,在呂宋建省的時機也成熟了,而且隨著中國在南洋的擴張,呂宋做為距離中國比較近的南洋國家,而且己經得到了相當的開發,對於幫助中國在南洋地區建立穩固的權利,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
因此商毅也表示,在自己回到國內之後,一定會讓內閣製定提案,然後交由國會討論。而張庚秋也組織了一個二十三人組成的遊說團,隨商毅的船隊一起回國,遊說議員讚同呂宋建省。
而就在這時,又傳來一個好消息,派遣到加裏曼丹島的地質堪探人員己經發現了一個金礦,另外還有疑視兩個金礦也正在勘測當中,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裏就發了金礦,其實完全得益於商毅提供了一個大體準確的範圍。盡管是這樣,但商毅同樣也十分高興,因為在加裏曼丹島發現了金礦,對於現在國內的經濟發展,當然是十分有用的。
這時海麵上的風浪也平息了下來,於是商毅也和船隊也再度從馬尼拉揚帆出發,返回國內。
這一次船隊的行程十分順利,毎麵一直風微浪靜,船隻的行駛也十分平穩,三天之後,船隊到達台灣省的高雄港,在這裏,隨商毅返航的北洋艦隊第二分艦隊和商毅的禦駕艦隊分別,轉道到廣州去駐守。因為這時南洋的四支分艦隊全部都集中在南洋地區,南洋艦隊的基地其實是一個空港。而整個中國的東南沿海,都是有海無防,因此北洋艦隊第二分艦隊暫時留在廣東,付責東南沿海的保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