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荷蘭軍、馬打蘭軍早己陣腳大亂,當然不可能抵抗得住中華軍的進攻, 結果被中華軍殺得大敗,屍伏遍野、血流成渠。眾多士兵紛紛投降,而且荷蘭軍隊連蘇卡納達也守不住了,被中華軍打得退出了蘇卡納達,向加裏曼丹島的南部撤退。中華軍也乘著勝勢,占領了蘇卡納達。
這一戰中華軍一共殲滅了敵軍四千餘人,而投降和被俘虜的敵軍多達一萬一千多人,其中馬打蘭士兵約有八千餘人。而中華軍自身的傷亡不足二百。另外荷蘭陸軍、水軍留在蘇卡納達的糧草、物資等等,也都被中華軍繳獲了。
――――――――分割線―――――――――分割線――――――――
商毅的艦隊回到了文萊城之後,立刻就收到了陸軍取勝的消息,商毅也十分高興,下令讓第七軍繼續追擊,同時又命艦隊出擊,沿著加裏曼丹島的西南沿海一帶,為陸軍運送物資,補濟,並且阻擋荷蘭戰艦接應荷蘭陸軍。力爭將荷蘭陸軍殲滅在加裏曼丹島上,徹底清除荷蘭在加裏曼丹島上的勢力。
而荷蘭陸軍從蘇卡納達島撤離之後,立刻就爆發了大規模的內哄,首先是荷蘭士兵對馬打蘭士兵的臨陣反水極度憤怒,而且也對他們不在信任,因此剛一撤下來,到了相對安全的位置,弗雷德就下令荷蘭士兵,向馬打蘭士兵發動了進攻。
其實弗雷德要打馬打蘭士兵,不僅僅是對馬打蘭臨陣反水的不滿,還有一點就是為了搶奪物資。因為在戰敗之後,荷蘭軍的糧草物資都留在了蘇卡納達,而在蘇卡納卡以南的地區都十分荒無,在沿海邊上到是有幾個小村莊部落,但不足以為荷蘭士兵提供足夠的補濟,而在加裏曼丹島的內部,則是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罕見人煙,而裏麵更是充滿了各種危險,猛獸、瘴氣,在沒有足夠準備的情況下進入原始森林,基本就是死路一條。因此為了搶到更多的糧食物資,當然隻能從馬打蘭士兵的身上打主意了。
在上一場戰鬥中,馬打蘭士兵的傷亡被俘很大,現在己不足萬人,而且荷蘭軍這時還有近八千人,另外土著雇傭兵也基本都幫著荷蘭軍,因此荷蘭軍的總數超過了萬人,再加上在武器上占優,馬打蘭士兵當然不是對手,結果被荷蘭軍打得大敗,損兵三千餘人,其餘紛紛敗逃。
但敗陣的時候,誰也沒有帶多少糧食,因此荷蘭軍在馬打蘭士兵身上也沒有撈到多少的油水,於是荷蘭士兵又和土著雇傭兵之間也爆發了激烈的矛盾。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因為在荷士兵眼裏,土著雇傭兵和馬打蘭士兵也沒什麼兩樣,自己有富餘,當然可以打賞他們一點好東西,而一但自己都不夠吃的,自然也把掠搶的目標轉向了這些土著雇傭兵的身上。
而土著雇傭兵當然也不會老老實實的將自已僅有的一點糧食給交出來,於是雙方之間也爆發了戰鬥,雖然土著雇傭兵的人數不足三千,但畢競也是裝配了火槍的部隊,盡管隻是老式的火繩槍,還是要比馬打蘭士兵強得多,雙方互相使用火槍射擊,動靜也鬧得很大。同時也把一支剩餘的馬打蘭士兵給吸引了過來。
這支馬打蘭士兵隻有一千多人,對荷蘭兵、土著雇傭兵都十分仇恨,見他們又發生了內亂,當然是一個好機會,另外也是想趨火打劫,從荷蘭兵、土著雇傭兵的身上搶一些糧食,說實話,現在誰都缺吃的。而這支馬打蘭軍隊的參戰,更是使這一場自相殘殺式的戰爭複雜化,很快就形成了一場混戰。
但就在這時,中華軍的追擊部隊已經趕到,立劊呈半包圍的形勢,向陷入內戰、亂戰的荷蘭軍發動了猛攻。
一見中華軍殺到,剛才在自相殘殺中的勁頭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幾乎就是一觸即敗,各自四散敗逃,但這次中華軍的進攻已經做好了充份的布置,東、西、北三麵都布下了中華軍,因此荷蘭軍除了南麵之後,其他方向根本就走不通,結果一場戰鬥下來,荷蘭軍被殲滅了大半,打死投降不計其數,最後逃走的僅僅隻有一千多人。有的向加裏曼丹島的更南端逃跑。有的逃進了加裏曼丹島的深處,因此荷蘭軍隊在加裏曼丹島上的勢力也徹底消散了。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