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八章 南洋局勢(下)(2 / 2)

商毅點了點頭,婆夷州是世界第三大島嶼,總麵積有七十四萬平方公裏左右,相當於四個河南省的大小,不過在這個時候,婆夷州的絕大部份地區都沒有開放,隻有在北部一小塊屬於蘇祿蘇丹國,西北部沿海地區屬於文萊蘇丹國,南部的小部份地區屬於馬打藍蘇丹國。中部、東部的廣大地區,還是一片原始叢林。而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婆夷州位於呂宋群島西南,蘇門達蠟島、爪哇島的東北,正好是處於呂宋和巴達維亞之間,因此在這裏做戰場,確實是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地點。

成進道:“娘娘,現在我們在婆夷州上沒有任何駐點,但文萊、蘇祿都己加入了荷蘭一方,如果在婆夷州上作戰,恐怕對我們不利吧。”

亞莉桑德拉笑道:“我說的並不是一定要在婆夷州上進行作戰,而是在一帶地區進行,三寶顏離婆夷州隻有不到三百公裏的距離,而且中間還有蘇祿群島作跳板,一但我們進攻蘇祿或是文萊,那荷蘭就不得不救,這樣一來,他們也就必須遠離巴達維亞,以文萊為基礎,來與我們作戰。而且荷蘭還必在巴達維亞保留一部份兵力,以防止我們突襲,這樣荷蘭的兵力就會分成兩部份, 兵力分散。而且現在我們在呂宋巳經聚集了五個分艦隊,兩個軍的兵力,加上我們的禦駕艦隊,護衛軍和呂宋地方的軍隊,總計有各種船隻一百六十餘艘,主力戰船可以超過一百艘,陸軍有八萬左右,而荷蘭方麵的國力有限,按我的估計,他們艦隊的總數應該是在一百二十艘船左右,而主力戰船應該是在八十到九十艘,陸軍應在一萬人左右,而南洋各國的軍隊就算是有五十萬,但和我們中華軍對比戰鬥力,頂多隻能算五萬人,甚致更少,因此我們在實力仍然占有相當的優勢”

說著,亞莉桑德位在地圖上比劃著,又道:“,因此我們可以留下一個分艦隊和一個軍守衛呂宋島,做為後備軍,然後集中其他的全部兵力和艦隊,以三寶顏為基礎,與婆夷州隔海對持,首先出動陸軍,平滅棉蘭老島上的反抗勢力,安定呂宋內部,並且以海軍進攻蘇祿,取得對姿夷州的前哨據點,怨後不斷派遣小股艦隊,襲擊文萊,在婆夷州上建立一二個據點,逼迫荷蘭和南洋聯軍,必須聚集在婆夷州上和我們決戰。而我們的行動卻十分自由,可戰則戰,不可戰則可以退守呂宋島,這樣一來,我們進可攻,退可守,基本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了。而一但在婆夷州擊敗荷蘭和南洋聯軍,那麼就可以趁勝進軍,攻占婆夷州、仍致爪哇、金州等,驅逐荷蘭人,建立我們中國的南洋勢力範圍。”

亞莉桑徳拉出身於老牌的殖民國家,又在呂宋駐守了好幾年,對東南亞地區的局勢和實力對比十分清楚,又對歐州各國的情況也熟悉,再加上她本來就精通海戰,而且跟在商毅身邊幾年,又進一步煆煉了大局觀和大戰略觀,因此雖然剛到馬尼拉不久,就立刻對當前的局勢和戰局的進程,很快就有一個大體的掌握。

而且她的建議也苻合商毅一慣主張的以我為主,掌握主動的原則,成鋼的大局戰略雖然不錯,但在俱體的實施上,卻嫌保守了一點,其實完全可以對馬京達努、蘇祿、甚致是文萊發動一些小規模的進攻,不僅可以給敵方施加壓力,同時也能試探一下對方的戰鬥力。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成鋼,因為海軍本來就缺乏獨立指揮一場大戰役的經驗,而且像這種對海外以殖民擴張為主要目地的戰爭,中華軍也打得確實不多,以前頂多也隻有攻占呂宋這一戰,也確實是缺乏足夠的經驗。

因此亞莉桑徳拉說完之後,成鋼也十分佩服,道:“娘娘說得是,我們以前確實太謹慎了。我看娘娘的建議完全可行。”

商毅也點了點頭,其實亞莉桑徳拉的建議和他的想法基本相同,因此笑道:“謹慎一點,其實也並不算錯,不過既然你們都認為這個方案可見,那麼就馬上開始安排吧。”

成鋼立刻起身,敬了一個軍禮,道:“是,我馬上就執行安排。”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