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船轉舵搖帆,開始圍繞著釣魚島航行,雖然商毅在另一時空裏,並沒有到達過釣魚島,但畢竟那時是一個資迅極度發達的時代,而釣魚島又一度成為全國的焦點,因此釣魚島毎一個角度的照片都可以收到。商毅在船樓上憑欄而望。和頭腦中的釣魚島樣子一一印合,現在看起來,其實仍然是一個普通小島,在小島附近還有兩條漁船正在作業打漁。
雖然是在商毅穿越之前,釣漁島事件尚未結束,商毅也不知道,在自己穿越之後,釣魚島事件最終的結局是怎麼樣的。但在本時空裏,在不經意之間,釣漁島早已經被納入到了商毅的帝國版圖之內了。
在不知不覺中,嶽飛號己經圍著釣魚島轉了一圈之後,又重新回到了正常的航線上,而商毅也長長了一口氣,在船尾看著逐漸離自己遠去的釣魚島,心裏也在默默的想著,在這個時空裏,釣魚島也許永遠都無法成為焦點了,當然對於中國來說,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釣魚島還是回複到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島最好。
釣魚島距離台灣基隆隻有二百多公裏,因此在船隊駛離了釣魚島之後,繼續南下,又行駛了一夜的時間,在第二天上午到達了台灣基隆。
現在基隆是台灣省的首府,省長沈壽崇也早己接到了通知,因此也在基隆港口隆重的迎接了皇帝釪一行。
雖然這一趟南下,主要是參與對荷蘭的戰鬥,不過巡視一下自己的國土,也是一項任條,而且算起來自從中華軍占領了呂宋之後,商毅己經有五年沒有到達過台灣了,因此商毅在台灣停留了三天,並在沈壽崇的陪同下,在基隆、宜蘭等地進行了巡視。
台灣是商毅比較早就領地之一,甚致一度被商毅當作爭雄大陸失敗的退身之地,而且也是商毅向海外進行擴展的大陸前沿基地。中華軍能攻占呂宋,台灣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是中華軍奪取呂宋的大後方。
在另一時空的這個時候,台灣這個時候還是荷蘭的殖民地,離鄭成功收複台灣,還差十年的時間,而且這是時候的台灣的社會生產經濟還十分落後,遠不如中國大陸,一直到鄭成功收複台灣進行大力開發之後,台灣才逐步縮小了與中國大陸的差距。
但在本時空中的情況就大為不同,商毅在台灣的經營,由其是在台灣北部的經營,已經有六七年的時間了,而且商毅一向重視海外貿易,因此台灣作為中國東南沿海的門戶,自然也成為一個重要的中轉流通作用,而這一點也促進了台灣的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中華帝國建立之後,對海外的貿易進一步擴大,而台灣的作用也日益重要,當然也更加的繁榮。
雖然以前商毅在來往的公文報中己經知道,台灣這幾年來的發展情況良好,現在全島的人口巳經達到了八十餘萬,其中來自大陸的漢族移民占了六成多,開墾的耕地也超過了二百萬畝,不僅產糧能夠自產自足,而且還可以供應一部份給福建、廣東沿海地區,同時還種植了大量的經濟作物。另外商業、流通業、手工業也十分發達。不過這個時代隻能以文字傳遞,因此商毅還缺乏直觀的認識,而這一次在台灣的視察,也終於可以親眼看一看台灣的變化。
盡管從整體上來說,無論是基隆還是宜蘭在城市規模和繁華程度上都無法與杭州、揚州這樣的大城市相比,也缺之大型的手工工廠,但在城市中商鋪林立,各種各樣的商品琳琅滿目,世界各國的商人雲在這裏,挑選著自巳滿意的商品;港口中船舶密集,來往穿棱,每一刻都有船隻進港出港;而在城外,一塊一塊農田整齊排列,種植著水稻、甘蔗、各種水果,也是一付十分興旺發達的景像。
另外由於現在呂宋開戰在即,台灣也成為糧食、彈藥、各種物資的中轉站,也存放大量的軍用物資。
商毅對台灣的發展情況也十分滿意,也誇讚了沈壽崇一番,同時也嚀囑沈壽崇,一定要保證好前線的供應,然後才和艦隊一起揚帆出發,直奔呂宋而去。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