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戰鬥, 就由中華軍出戰。” 商毅的聲音在大帳中擲地有聲的響了起來。
而倒幕軍的眾大名們聽了之後,先是一怔,隨後也都狂喜了起來,中華軍終於要出手了。而自己也終於可以放心了。
關原之戰正式開戰,已經進行三天了,倒幕軍的一方都是由各大名的聯軍出戰,而幕府軍一方則是由山下的左右翼箭頭部隊迎戰,中華軍和幕府軍的主陣始終都沒有出動。
在這三天的時間裏,雙方毎一天都進行了十分激烈的戰鬥,倒幕軍的表現十分努力,確實也是拚盡了全力去戰鬥,在某些局部的戰場上,甚致都可以用慘烈來形容,而且經過了這三天的戰鬥,倒幕軍雖然沒有逼出幕府軍的主陣,但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幕府軍的左右翼部隊的第二道防線都被突破,倒幕軍開始攻擊幕府軍左右翼的主陣,而且在今天的戰鬥,差一點就突破了右翼的主陣。而幕府軍的箭頭兵力較為雄厚,因此還是守住了第二道防線,不過也是岌岌可危了。
但取得了這些戰果,倒幕軍也付出了不小的戰價,全軍共計陣亡了二萬三千八百七十三人,各藩的大將陣亡超過二十名,還有二位大名陣亡,另外還有一萬二千七百一十七人受傷,現在全軍的可戰兵力已不足九萬人,在倒幕軍的大營中,幾乎到處都是受傷的士兵。戰鬥減員超過了全軍的四分之一,如果是在一場常規的戰鬥中,減員人數達到了這個比例,差不多就等於是失敗了,而且就是打贏了戰鬥,也沒有什麼可誇耀的,隻能算是一場慘勝。
而在幕府軍一方,在倒幕軍的逼迫之下,也不得不全力應戰,付出的代價更為慘重,結果雖然免強守住了南宮山周邊的各陣地,但全軍陣亡的人數己經達了三萬四千餘人,陣亡的大名達到了十一人,而受傷的人數更是多達一萬七千多人,減員人數超過了五萬,而且在南宮山周邊的各陣地駐守的兵力隻剩下了十一萬多人。
因此在三天的激烈戰鬥之後,雙方都己經有了吃不消的感覺。畢竟現在的戰鬥己經打成了消耗戰,雙方就是在比拚誰耗得也誰。這樣一來,最終無論是那一方取勝,自身也都會元氣大傷,其實就是一個兩敗俱傷的結束。
但現在雙方也都是騎虎難下,因為在這個時候,那一方首先退讓,隻會導致己方的全麵失敗,而以前損失的兵力、人馬也就全白死了。因此在這個時候,商毅主動提出,第四天的戰鬥由中華軍出戰,也讓眾大名又驚又喜,其實有不少人都希望中華軍能夠出戰,隻不過沒有人敢向商毅提出來。
其實中華軍按兵不動,並不是和幕府軍的中軍互相牽製,而且商毅根本就沒有指望靠這批倒幕的大名能夠打敗幕府軍,讓倒幕軍出戰,是因為前麵的戰鬥都是中華軍打下來的,現在也該讓這些倒幕派出一點力了,想撿好果子吃,不付出一點代價是不可能的,同時也是為了考驗一下倒幕的各大名是否齊心,有沒有人另有打算;另外也是消耗一下倒幕派的實力,讓他們知道,一但離開了中華軍,他們根本就無法與幕府為敵。
現在這些目地都已經達到了,而且商毅也看得出來,在前一段時間裏,倒幕軍積累的銳氣也差不多都消磨殆盡了,己經到少再而竭的地步,畢竟倒幕軍是主動進攻的一方,久攻不下,難免去對士氣造成打擊,因此如果仍然讓倒幕軍出戰,第四天的戰鬥就很有可能無法維持前三天的良好勢頭,因此在這個時候,商毅也就沒有必要在按兵不動了,中華軍也該出手了。
而倒幕軍的全軍得知明天中華軍就要出戰了,全軍的士氣也都不禁為之一震,畢竟對中華軍的實力,他們都還是很有信心的。另外在這三天的戰鬥中,倒幕軍每次出戰都學著中華軍,想用火槍來阻擊幕府軍的進攻,但每一次都沒能做到,在進行了幾輪三段射擊之後,都會讓幕府軍衝到火槍兵的陣列前,展開白刃作戰,這也讓許多大名有所覺悟,中華軍能夠把火槍的戰術玩得得心應手,看似簡單,其實想要學好,也並不容易。因此也有不少大名都想看一看,中華軍到底是怎麼來做的。
第二天,就在萬眾的期待之下,駐守鬆尾山的中華軍第十一軍首先出陣,向幕府軍的箭頭陣地發動進攻。
幕府軍的箭頭陣地是由德川家的老祖宗徳川直義駐守,有六萬二千兵力,是南宮山下各陣地中實力最強的,也是最難攻打的一個,現在依然守著第二道防線。不過這時兵力也隻剩下四萬六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