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荻城是當年毛利輝元親自督造,經曆四年才建城,選址背臨大海,可以充份發揮毛利氏精通水戰的優勢,雖然還不能和江戶、大阪這樣的大城相比,但也是十分堅固了,再加上長州軍眾誌成城,同仇敵愾,因此也把荻城守得固若金湯,幕府軍一連進攻了十餘天,都無法攻克荻城。
在這段時間裏,長州藩又連繼派人,向米澤、賀佐、仙台等藩求救,但各藩見戰事呈僵持狀態,幕府軍攻城不下,而長州藩尚能支撐,更是希望雙方能拚個兩敗俱傷,自然更不會出兵救援了。但毛利綱廣和家臣們都清楚,獲城畢竟不是江戶、大阪、京都那樣的堅城,守得住一時,也守不住一世,而且由於沒有做好充份的準備,城裏儲備的糧食、物資並不多,最多也隻夠堅持二三個冃,因此如果沒有援軍,荻城早晚都是守不住的。
毛利綱廣和家臣們連繼商議了好幾天,最後隻能決定,通過豐臣的餘眾, 向中國求救。
而在另一方麵,酒井忠勝一麵加緊進攻荻城,一麵向全日本下令,查操關閉所有地方的中國商館,抓捕所有中國商館裏的工作人員。第一個被查操的,就是開設在大阪的中國商館。
大阪的中國商館是在中華軍進攻東京之後,雙方簽定[神奈川條約]中開設的通商口岸之一,經過了這幾年的發展,現在也成為中國與日本通商來往最大的通商口岸,僅在大阪的中國商館一共有四十餘名中國員工,而且還開設了二十餘家商鋪,經營各種中國商品,並且毎個月也都要釆購大量的日本貨物。共計有中國人約近二百人,另外為商館、商鋪工作的日本有六百餘人,而從大阪中國商館進貨、間接進貨的日本商人多達千餘家,可以說大阪大半的商業活動都和中國商館有聯糸。依靠中國商館而謀生的曰本人更是多達數萬人。
在徳川家光出兵幫助淸廷的時候,曾下令關閉大阪的中國商館,但這也導致了大阪及周邊地區的商業幾乎崩潰,數千商人,數萬民眾失業。後來曰軍大敗而歸,在鬆平信綱的力主之下,德川家光也默許大阪的中國商館重新開發。
而酒井忠勝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排外主義者兼極端民族主義者,認為凡事外來的事物,都不是好東西,寧要曰本草,不要外國苗,更何況現在他已經將中國定義為曰本的敵人,那麼在日本的中國商館,自然要全部關閉,而在商館裏的中國員工,當然也是敵人,全部都抓起來,而為中國商館工作的日本人,則都是日奸,也要統統抓起來。致於大阪的商業完不完,商人民眾失不失業,那就不關自己的事了。
雖然在[神奈川條約]中規定,日本向中國開放的通商口岸是四處,但和中國進行貿易來住是大有利可圖的事情,而且日軍參加中原大戰慘敗而歸之後,德川幕府的實力和威信都降到了最低,因此有不少大名都向中國開放了通商口岸,其中還有兩個譜代大名,現在全日本與中國通商的地方一共有十三處之多,中曰之間的貿易額也大幅上升,成為雙方共同的利益點。
因此盡管酒井忠勝下令,關閉中國商館,但也隻能關閉大阪和靜岡兩地的中國商館,而其他的大名可並不是都和酒井忠勝有的想法一樣,對酒井忠勝的這條禁令置若罔聞,當擦手紙用了。
酒井忠勝雖然生氣,但也沒有辦法,畢竟他也知道,現在幕府不可能同時去進攻所有開設了中國商館的大名,但也不能看著中國商船肆無忌憚的往日本開,最後酒井忠勝也想了一個辦法,請荷蘭戰船出馬,圍著日本轉,專門攔截中國商船,一但發現,立刻扣壓或擊沉,船上的中國人隨荷蘭人處置,貨物財產由雙方平分。
這可是不用本錢的買賣,荷蘭人自然樂意效勞,於是立刻行動起來,以日本四島為核心,打劫中國商船,殺人越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幹了十幾票,軍官、士兵、水手等等,個個都賺得缽滿盆滿,而徳川幕府當然也進帳大増。酒井忠勝也十分得,自己這一招實在是太高明了。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