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1 / 2)

商毅花了六天的時間,才把這次訪歐的經過基本看完,也確實是感慨頗多。這次訪歐之行,取得全麵的成果,其重大意義並不在逐驅滿清,恢複中華之下。

隻是讓商毅覺得遺憾的是,由於這個時代的交通情和實際的國際環境,自巳不可能像後來的國家領導人那樣,親自去其他的國家訪問。現在這個時候,中國以外的世界同樣精采,克倫威爾、路易十四、菲利普四世,這些都是歐州曆史,仍至世界都俱有重要影響力的人物,而像唐寧街10號,盧浮宮連另一時空裏的商毅也沒有去過。

其實到現在為止,絕大多的帝囯官員還不能理解,商毅為什麼會這麼熱衷於和歐州各國進行交往。如果說僅僅隻為做生意,跟本就沒有必重遠赴重洋,因為隻要中國門戶開放,歐州各國的商船就會趨之若鶩一般的駛來中國;如果是為了炫耀國威,享受四海歸服的征服感,但商毅並沒要求歐州各國進貢、朝賀,而是以平等的姿態與歐州其他囯家交往。

隻有極少數人才隱隱約約的認識到,歐州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確實有一些值得中國學習和借鑒的地方,而商毅的某些政治主張,雖然與中國的傳統背道而馳,但卻和歐州各國的製度卻頗有些相似之處,這大概也就是商毅執著與歐州各國進行來往的原因吧。

但隻有商毅知道,現在的歐州,雖然從整體綜合實力上看與中國差不多,甚致在一些方麵還不如中國,但歐州各國己經走上了一條與中國完全不同的道路。經過了文藝複興之後,歐州各國己經普通開始重視人文主義、重視理性和科技,資產階級開始興起,而且隨著三十年戰爭和英國革命之後,宗教神權的力量被大大削弱,自由、平等、民主等觀念也開始占據主流,思想啟蒙運動也己經開始,整個歐州都己經踏上了通向近代的大道,飛步前進。

如果按另一時空裏的發展進程,這個時候的中國仍然還在封建**、小農經濟的道路上蹣跚慢行,在不久的將來,歐州就會全麵超過中國,並且將中國越甩越遠,一直到二百年後,用槍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開始了中國長達一百餘年的屈辱曆史。

雖然說商毅的到來,改變了中國的曆史進程,清廷的時代己經徹底不存在了,但中國的曆史發展方向,是否會發生改變,還不得而知。畢竟改朝換代容易,但改變整個社會的發展進程,就太難了。由其是在基本統一了中國,建立了新的帝國之後,掌握了最大的權力,但正如後世影視劇裏常說的一句話: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商毅也越發覺得自己背負的曆史使命的重要性。

算起來商毅來到這個時代已經有十年,在這十年的時間裏,除了組建一支強大的軍隊,擊敗清廷之外,商毅也為改變中國的社會發展方向做了許事情,在經濟上大力發展海外貿易, 努力扶植工商業,重視科學技術,還運用了蒸汽機;在思上提倡經世濟用,格物致知之學,反對清談、命理道義,並且重視教育和自然科學;而在政治上也有盡力做到政令公開透明,扶植民族資產階級,而且也引入了議會製度。

而且甴於商毅消滅了清廷,也使中國社會,主要是南方地區避免了戰亂之苦,社會生產得以穩定持綾。因此也不會有什麼文字獄之類的思想禁錮。也使中國的社會發展並沒有被打斷,也確實使中國社會發生了不小的改變。

但總體來說,改變的僅僅隻是長江中下遊的東南沿海一帶地區,和全中國相比,雖然不能說是微乎其微,但也確實是所占的比例很少,而且相對來說,這一帶地區本來就是中國商品經濟發達,社會思想較為開放,也容易接受新鮮觀念和事物的地方,而在中國的北方,西南、西北的廣大地區,並沒有發生絲毫的變化,而且這些地區的改變,就要困難的多了。

畢竟社會改造不同於軍事,不是畢其功於一役,打贏一兩場決定的會戰就可以解決問題,更不是能夠用行政手段強令就可以完成的。就是在東南沿海一帶地區,資本主義經濟雖然有了長足的發展,己不再是萌芽狀態,但依然還沒有成為社會經濟的主流,而民族資產階級,也還遠不能擔付起主導整個國家的重任。還需要精心的培養,耐心的等待,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雖然說商毅現在也才三十出頭的年紀,在正常的情況下,可以在皇位上坐穩三十到五十年左右的時間,但社會改造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往往都是要以百年為單位計算,歐州社會的近代發展可以從十五世紀的文藝複興開始算起,一直到十八世紀未期的拿破倫戰爭時期才基本完成。其間長達三百餘年。因此商毅在位的時候,或許可以保證中國向近代社會發展下去,一但商毅不在位了,繼承者是否還能夠堅持商毅製定的國策,封建勢力是否會卷土重來,發展道路是否會走錯,都是難以預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