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軍進入北京,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動亂,一方麵這幾年來,北京一直都處於不安定的狀態當中,而且北京各界對於中華軍打進北京,也都早有心理準備;另一方麵帝國的情報人員在暗中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民間廣泛宣傳中華軍是漢族人的軍隊,是打滿族人保護漢族人的,而且軍紀嚴明、秋毫無犯等等,因此民間也並不怎麼慌亂。
不過還是有少數滿族的官員因為害怕被清算,或者是對前途失去了信心,因此選擇了自殺身亡,其中還有兩個是舉家全部自殺。但和整體的社會程麵比起來,確實是極少數的一部份。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動。而且中華軍進駐北京之後,也確實顯示出了軍紀嚴明的作風,再加上情報人員也在暗中努力,也使一些持觀望態座的人見了,也都基本放了心,看來中華軍軍紀嚴明、秋毫無犯的名聲並不是假的, 先前自殺的幾家太不劃算了, 如果再等個幾天, 也許就不用死了。因此北京的局麵,也向快就穩定了下來。
不過就在中華軍進駐北京的第三天,在北京郊外順義地區,又發生了一場戰鬥。而這一次, 中華軍的對手是蒙古騎軍。
自從說動了蒙古哲裏木盟、昭烏達盟、卓索圖盟同意接納清廷避難,並出兵幫助清廷,與中華軍為敵之後,碩塞也收到清廷發來的消息, 得知清廷己經在準備撤到蒙古去,躲避中華軍的兵鋒, 因此也帶領著從蒙古借來的三千多人馬, 趕到蒙京邊境來接應清廷一行。
從北京到蒙古哲裏木盟,一般都會選擇經過密雲,出古北口,因為這一條路不僅是最近的,而且在出長城之前,沿路都是官道,因此也是最方便的。於是碩塞也帶領著蒙古騎兵,趕往古北口一帶接應清廷的出關大隊。
但到達了古北口之後,碩塞從過往的商人那裏得知,現在中華軍己經步步逼近北京,而且似乎在北京的北部己經發現了中華軍的人馬,因此碩塞也對北京的局勢放心不下,立刻帶領著蒙古從古北口經過,進入到長城以內。好在是他帶領的蒙古軍全是騎兵,來去方便。
正好這時中華軍的四路大軍都在向北京方向逼近, 並沒有駐守長城一帶的防線,因此在躍過長城之後,蒙古軍並有遇到什麼阻礙,十分順利的就深入長城以南的地區,相繼通過了密雲、懷柔、順義等地,一直到達了北京附近。
不過就在沿路上碩塞也不斷聽到中華軍在逼近北京的消息,而且在北京的北方,也出現了中華軍的行琮,因此碩塞一方麵對清廷現在的局麵趕到十分擔心,另一方麵也十分小心注意自已的行動。
不過接近了北京之後,蒙古軍顯然是不可能再繼續隱藏住自己的行蹤了,就在距離北京以北約六十裏的地方,被中華軍的一支騎兵偵察隊發現。
這支騎兵偵察隊由一個排組成,發現了蒙古軍之後,中華軍跟進了一會兒,但很快也被蒙古軍發現,碩塞立刻下令,派出一支小隊,向中華軍的偵察隊發動進攻,企圖殲滅這支中華軍的偵察隊。
但中華軍並沒有應戰,而是立刻拔馬撤退,蒙古軍隨後追擊,雙方追遂了十幾裏的路程,並且互相與火槍、弓箭攻擊,不過甴於雙方的距離並未接近,因此互相都沒有傷亡。後來中華軍扔下了幾顆手榴彈,將蒙古騎軍炸倒了十幾騎,其他的蒙古騎兵也受止於中華軍的武器,也都勒馬不前,讓中華軍順利撤退。
碩塞當然知道,中華軍的偵察隊撤退之後,很快就會引來中華軍的大軍進攻,因此也立刻下令蒙古軍向北撤退。果然都是騎軍,行動極為迅速,在天黑之前,蒙古軍就己經越過了順義,退到了懷柔附近地區。由於經過了連日的奔波,蒙古騎軍也十分疲憊了,而碩塞也覺得現在應該待到了暫時的安全,因此碩塞下令,就在順義休息一夜,第二天再走。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