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現在福臨才隻是一個十四歲的孩子,盡管以前受製於多爾袞,隻是做低一個傀儡皇帝,但因為朝政大事都由多爾袞一手操辦,而且那時的清廷,還是形勢一片大好,因此也用不著福臨來操心。而多爾袞死後,福臨雖然得以親政,但麵對的卻是一個爛得不能再爛的攤子,而且這一年以來,局勢不斷沒有好轉,相反還每況愈下,這樣巨大的壓力,確實不是這個年齡的福臨能夠承受得住的。結果福臨也被弄得心力交粹,終於病倒了。
而皇帝病了,更是讓清廷上下惶惶不安,滿漢大臣們一個個都愁容滿麵,沒有一點笑容。這一整個新年,北京紫禁城居然都籠罩在一片悲傷的氣氛中,簡直就是形同考喪一般。
在征月初五,鄭親王濟爾哈朗領銜阿巴泰、博洛、尚善、範文程、洪承疇等人上書朝廷,建議清廷可以退到蒙古哲裏木盟去,然後集合蒙古各盟的力量,和中華帝國相抗。
經過了幾天的調養之後,福臨的病情也稍好了一些,看了大臣們上奏的建議之後,福臨也沉思了起來。退到蒙古,確實是清廷最後一路了,而且這也是一條前途未卜的道路。
蒙古哲裏木盟一共有四部十旗,以科爾沁部為盟主,也是與清廷關糸最為親密的蒙古部族, 皇太後、莊太後、還有福臨的皇後,都出於哲裏木盟的科爾沁部,另外科爾沁部還和不少的滿族貴族有聯姻關係。現任的科爾沁部首領烏克善,是莊太後的親兄長,同時也是福臨的老嶽丈,受封為清廷的卓哩克圖親王,這一層親屬關係還算是比較可靠的。因此如果退到哲裏木盟,在目前來說,到也不失為一條退路。
但退到蒙古,又有另外一個問題無法解決,因為蒙古畢竟不是滿族的老家,而且一直以來,滿蒙關糸都是以滿為主,蒙為從,而一但清廷退到科爾沁部,那麼雙方之間算什麼關係,誰算主、誰算客,誰為君,而誰為君。如果是算清廷求庇於蒙古。也就意味著這個等級秩序將徹底顛到過來,而清廷也都等於是名存實亡。
另外一方麵,清廷逃到蒙古,就算是能夠在科爾沁部立足,並且和蒙古各盟建立新的關係, 但中華軍會就此收手嗎?以中華軍現在的勢頭, 恐怕會立刻向科尓沁部發動進攻, 如果中華軍真的打到蒙古,科爾沁部、哲裏木盟是否又能抵擋得住中華軍的進攻,他們又會不會為了自身的利益和安全,把清廷獻出去呢?
就算哲裏木盟和清廷的關糸近密,會全力保護清廷,甚致是與中華軍為敵,但並不是每一個蒙古盟部都和清廷的關係良好, 其中也有不少蒙古部落是被清廷以武力強行征服的,一但清廷不再俱備武力做優勢時,那麼其他蒙古各盟是否會為了一個落迫到寄人籬下的朝廷,去與新生的中華帝國為敵呢?如果到時候自己真的被蒙古各盟給出買了,那到不如不到蒙古,就死守在北京城裏,與中華軍決一死戰。免得受辱兩次。
因此福臨也把自己的擔擾對莊太後說明,而在這一點上,連莊太後也無法給福臨一個眀確的答複,畢竟蒙古族隻是一個統稱,隻是在成吉思汗時代實現過短暫的統一,而在其他時間裏,都是一盤散沙,大大小小有近百個部落,雖然說不是爭鬥得你死我活,但也是各打各的算盤,各為各的利益。不說別的部落,就是自己的科爾沁部,莊太後都說不準,因為這不是自己以及兄長的個人問題, 而是涉及到整個科爾沁部落的利益,如果在這時候,為了部落的利益而犧牲某些個人,莊太後覺得一點都不奇怪。
不過莊太後還是給了福臨一個建議,不妨先派人到科爾沁部去一趟,見一見卓哩克圖親王,把清廷現在的處境告訴他,看一看他是什麼態度。福臨也認為這樣不錯,因此也立刻下旨,派遣承澤親王碩塞為使、立刻趕赴蒙古科爾沁部去麵見卓哩克圖親王,說明意圖。
但就在清廷為了自己的一線生機而在苦苦掙紮的時候,中華軍對清廷最後的進攻,也終於開始了。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