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稱帝的典禮儀式己經舉行完了,但並不等於所有的事情都結束了,雖然商毅現在還不準備對現行的製度動大手術,但有些事情,還是要做的。
今天的朝會,也就是商毅稱帝之後,第一次以皇帝的身份向天下下詔,正式公布自己的施政綱領,大致的內容就是國家將實行三權分治、立憲治國、組織招開國會、眾民平等、廢除**特權,保證每一個人的自由權利,同時也正式廢除太監製度、選秀釆女製度等等。未來的帝國將會是一個富強、文明、開放、自由、公證、平等的國家。
這些內容絶大部份以前都曾經向內閣和各部的主要官員通過氣了,但絕大多數中下層官員並不知道,或者知道不全,因此是這一次也是以正式係統全麵的,文件形式向天下公布,以後帝國政治製度的大致方向和組成形式,也就相當於居有法律效應了。因此第一份詔書也就相當於是一個[國家製度的綱領]或是[臨時約法]的性質。
同時商毅又下達第二份詔書,也正式下令參政院,準備組織成立國會。
國會的形式將按後世通用的兩院製,分為上下兩院,上院為參議院,由每省選送同樣數量的代表,身份不限再加上一部份的離職、退隱官員組成;下院為眾議院,數量按各省人口比列進行分配,並且保證士農工商四大社會階層都要有一定的比例。一般提案由兩院分別進行審議投票,然後進行彙總,而重大問題將由兩院合並討論進行。總體來說,和以前的參政院形式相不多,隻不過是把規模擴大,分成兩個部份而己,而議員人數也増加了許多。
另外議員的資格也進一步細化:必須是年滿二十周歲以上,受過相應的教育、由私塾或公辦學校發放證書,並且擁有一定數量的產財,毎年交納一定數量的稅額記錄,非國家公職人員,可以是離職、退隱或有級別但無實際職務的官員,都有資格成為國會議員。
當然受過教育、擁有產財和交納稅額這兩項,決定了在目前階段議員的來源範圍,隻能占到總人口的極小部份,但這也是近代資產階級國家的民主過程中必須經過的階段,這是由於教育不普通、國民的思想還沒有得到啟蒙。一個大字不識,一輩子隻會種地的農民,就算是迭為了國會議員,又能有什麼作用,恐怕連許多提案都聽不懂是什麼意思,隻有受過教育的人才會行使議員的權力、擁有產財和交納稅額,才會使人產生社會責任感。
因此想要擴大民主化的進程,必須大力的普及教育,並積極開展思想啟蒙運動,當然事情還是要一步一步來,先把製度建立起來,再逐步的完善。
現在帝國的行政己經劃分為: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山東、台灣、廣東、廣西、福建、貴州、雲南、四川十四個省,南京一個直轄市。不過貴州、雲南都是剛剛收複、四川的戰事更是還沒有完全結束,因此這三個省暫時不考慮在內。先從其他的十一個省和南京選拔國會議員。並定期在一到兩年的時間內,正式成立國會,並且開始實行三權分立。
商毅的第三份詔書是,正式確定內閣為帝國的行政執行機構,其他各部門,包括統戰部在內,都將排位於內閣以下。不過在現階段,統戰部的工作將仍然直接受商毅的管理,內閣無權幹涉。另外,三權分立的另一個組成部份,司法糸統刑部也正式開始獨立工作,不受內閣的限製。在國會還沒有成立的情況下,仍然由商毅直接管理。而內閣、統戰部、刑部三分的協調關係,也由商毅來付責。
統戰部讓位給內閣,也是大勢所趨,誰也沒有異議,因此這樣一來,盡管還沒有完全形成三權分立的局麵,但至少在政、軍、法三方麵的關係也基本理順了。隻等國會成立之後,就可以完善所有的帝國管理機構,並且逐一立法修憲,由**國家,向憲製國家轉化。
而就在這時,四川發回告捷的戰報,在十月二十日這一天,成都己被中華軍攻破,而四川的主將吳三桂在城破之後,舉全家自苂而亡。成都城裏的川軍餘部全部都投降了中華軍。現在除了少數還在進行恐怖作戰的川軍餘眾之外,四川的戰事也基本都結束了。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