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段鵬也下令,將特種兵師也分散成以連為單位,潛入各深山老林裏,圍剿川軍的突襲軍隊。同時下令其他各部隊,將後填彈式迅射槍都讓出來,交給特種兵師使用,因為在山林中作戰,距離非常重要因素,火槍射擊的速度才是首要的,因此迅射槍雖然射程短,但更適合於山林作戰。另外為了減輕士兵的負擔,提高部隊的速度,所有士兵都不穿鐵用背心,隻帶一頂頭盔,除了必要的彈藥和幹糧之外,每人隻帶四顆手榴彈。
而特種兵的補給隻能是就取得,同時段鵬和李牟又下令,特種兵所到之處,四川各地的川城府縣,對特種兵師都要盡力接待,滿足他們的補給要求。
當然在準備這些工作的時候,兩人也將現在四川的情況和應對的策略傳回到了南京。請求統戰部能夠批準這一作戰計劃。
報告傳回南京之後,又引起了一番爭議,有一部份官員又重新提出招降吳三桂,適當還是可以讓給他一些優惠的條件。
因為現在眼看著商毅的稱帝大典就要舉行了,南京上上下下都在積極的準備,大多數的官員都認為最好是能夠在大典舉行之前結束四川的戰鬥,徹底平定南方,這樣也可以為商毅的稱帝典禮増添光彩。而四川現在的局勢十分混亂,在短時間內戰事是難以結束的,因此不如再改回到招降的路子,相信吳三桂也不會不識趣,搬來梯子硬不下牆。早一點結束了四川的戰事,也好安心的舉行商毅的稱帝典禮。
當然也有一部官員是從純利益角度出發,因為目前情況看,四川的戰事比以前預料的要困難得多,雖然說中華軍最後還是可以取勝,但付出的成本代價,人力物力遠比招降吳三桂要大得多,而且現在大西軍己經投降了,雲南也收複了,因此不如適當讓出一些條件,招降吳三桂,收複四川,也可以省去許多不必要的消耗。
其實商毅對四川戰事的變化也有些意外,原來確實覺得平定四川也費不了多大氣力了,沒想到吳三桂在臨地前還要蹬蹬腿,采用這種後世的恐怖主義類似的戰術,來做垂死掙紮。
但在這個時候,商毅是堅決反對與吳三桂妥協的。商毅在後世是特種兵出身,基本都是參與和恐怖份子的戰鬥,反恐戰鬥,在後世是一個各國都麵對的共同課題,各國都有自己的一套反恐戰術,但有一點基本是公認的,就是不是萬不得己的時候,絕不能與恐佈份子妥協,答應恐怖份子的條件,因為這樣做隻能助長恐怖份子的氣焰,下一次的恐怖行動會更級ブ彌卸崠腫狠,而胃口也會更大。
因此在後世的反恐戰鬥中,絕大部份國家都會冒著人質受傷害的危險,也會選擇戰鬥,而不是妥協,當然答應恐怖份子要求的國家,也不是沒有,但並不多。
這一次商毅麵臨的局麵和反恐戰鬥差不多,其實吳三桂就是采用類似恐怖襲擊的戰術,迫使南京政府讓步。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南京政府妥協,隻會助長吳三桂的氣焰,就算最終招降了吳三桂,恐怕他也不會老實,同時也會讓其他的野心者看到希望和製約南京政府的辦法,因此這一次那怕是付出比較大的代價,也絕對不能讓步。
而對自己的稱帝大典會產生影響,商毅更是認為是無稽之談,在來到這個時代之前,商毅對一些什麼獻禮工程、慶典工程,提前多少多少時間完成工程十分厭惡,任何事情都有自已的規律和周期,強行提前,帶來的就是質量問題,工程是如此,戰爭更是如此。有時越是想盡快結束戰鬥,反而越是導致局麵惡化。
因此在商毅的主導下,統戰部也下令,同意段鵬和李牟的計劃,並要求兩人不可急燥,不可有速勝心理,穩紮穩打,順利完成四川的戰鬥。並且將這次戰鬥定名為“反恐行動”。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