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對商毅提用的,文章的命題、內容應該擺脫四書五經的範圍,針對時事,而且文體不限。王夫之極為讚同,但對商毅要求加入數學、物理、天文這些自然科目,王夫之還有一定的異議,盡管王夫之也認為,數學、物理、天文這些自然科目,確實都是於民生國計的有用之學,但畢竟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還是認為這些自然科目並非主流,隻是傍枝,如果在科舉中考這裏內容,也未免有些不合適。
另外引入評分製,就容易造成偏科現像,畢競全才難得,有人的文章做得一塌糊塗,但自然科目的分數卻很高,而有人的文章做得才華橫溢,但卻因為自然科目不好而落榜,這些都未免都有失公平。
不過商毅提出開設經濟特科這一點,王夫之到是頗覺新奇,但卻認為十分有用,因為自隨唐以來,曆代王朝都在中央設立了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管全國的事務,商毅更是將其細分成十二個部門,而每一個部門都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材,在明朝的時候,就曾鬧過戶部算錯帳的笑話,因此僅僅依靠科舉取士,很難滿足各部門的專業需求。商毅建議開設經濟特科,完全可以彌補這一缺陷,也確實能夠人盡其材,物盡其用。
因此王夫之認為,不如把數學、物理、天文這些自然科目,都列入到經濟特科裏麵去,而正式的科舉,還是以應試作文為主,而文章的命題、內容可以按照商毅的意見,放開內容,針對時事。
但商毅則堅持認為,自然科學是任何學問的基礎,本質上就是經世致用、匡時濟民之學,雖然說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成為專業技術的精材,但一些基本的自然科學常識,還是應該掌握,說簡單一點,如果一個人不會基本的數學知識,基本的物理常識,常見的天文知識等等,又如何如製定對國家有用的政策,因此在科舉中引進一定份量的自然科學題目,是完全有必要的。另外商毅也知道,隻有把自然科目的內容加入科舉,才會逼得讀書人去學,那怕是填鴨式的死記硬背,也能普及基本的自然知識,至少在現階段,也算是一個進步。
不過商毅也承認,王夫之的考慮也有道理,畢竟傳統的習慣不是一下子就容易改過來,科舉是以論策文章優略來評定取士,己經維持了一千餘年,因此商毅也修正了自己的構想,可以將料舉分成兩部份,把自然科目和論策文章分開來考,自然科目必須要合格,而科舉的排名,也就是狀元、榜眼、探花等的選定,還是根據文章的優劣來評定。
見商毅己經做出了一定的讓步,王夫之也不好在多說什麼,而且商毅這樣的安排,也不算不合理,雖然科舉是以論策文章為主,但並不是隻考文章,也會考一些其他內容,在唐宋的時候,還會考詩賦, 帖經、墨義等等,因此將自然科學的內容加進來,也說得過去。
內閣的其他成員對此也沒有太多的異議,一來眾人都清楚,現在的科舉製度確實應該改一改了,而且眾人也都很清楚,以商毅的作風,既然拿出了這樣一份方案,就表示他己經做好了充份的構想,因此科舉製度也是非改不可。而且按以往的經驗,商毅提出的方案,大部份都是被證明是非常合理而效的,這一次估計也不會例外。
當然剛才商毅提出的,隻是一個初步的大概方案,還需進一步的深化,當然這一部份的工作不會由商毅來做,而是交給教育部,按照今天內閣商議的結果和內容,那出一套完整的教育、科舉以及經濟特科的方案來,再交給內閣審議,如果有必要的話,也可以交給參政院過議論表決。然後向南京政府管轄的地區公布,而等南京政府統一了中國之後,就開始實施。
――――――――分割線―――――――――分割線――――――――
前兩天不小心,在書評區裏把自己給禁言了,升級了書評管理後,不知在那裏恢複,後來請教顧問MM才搞定, 在此向顧問MM零星小雨致謝.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