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2 / 2)

鄭成功也不禁苦笑了一聲,這麼看來自己的部下也都不想和中華軍為敵,不過他們的意見並不算錯,於情於理於勢,和中華軍為敵都不是正確的選擇,也許自己真的是應該和明朝做一個了斷了,不僅是為自己,也是為了部下這幾萬人,還有他們的妻兒老小。

就在鄭成功正要做出決定的時候,忽然一個值日的從官走了進來,道:“國姓爺,南京派有了使者,現在己經到了碼頭,而且先給您送來了一封信。” 說著將信舉過了頭頂。

鄭成功也怔了怔,商毅在這個時侯給自己來信,又是為了什麼,而鄭鴻逵、鄭彩、陳豹等人也都有些緊張,難道是商毅寫信來責問嗎?

雖然心中疑惑不解,但鄭成功還是接過了來信,打開觀看。隻看了幾行,鄭成功也不禁臉色大變,連手都禁不住有些發抖了,馬上問道:“南京的使者現在在那裏?”

從官道:“正在碼頭啊。”

鄭成功立刻起身,道:“走,我們馬上去碼頭。”

鄭鴻逵、鄭彩、陳豹等人也有些莫名其妙, 鄭鴻逵道:“明儼,到底是什麼事情。”

鄭成功道:“四叔,你自己看吧。” 說著將信遞給鄭鴻逵。

鄭鴻逵接過了信,展開觀看,而鄭彩和陳豹也在他身邊,就著他的手裏看信,等看完之後,幾個人也是又驚又喜,陳豹道:“這是真的嗎?”

鄭彩道:“應該錯不了,這不己經到了碼頭了嗎?”

鄭鴻逵道:“走,我們馬上都去碼頭。”

於是眾人在鄭成功的帶領下,趕到了泉州的碼頭邊,隻見在一艘三桅帆船的船甲板上,有一名五十左右歲的老者正在憑杆眺望海景。雖然隻看見了他的半側麵,但鄭成功還是加快了腳步,來到了船邊,幾步踏上了甲板,搶步來到那老者的身前,跪伏於地,放聲大哭起來。

那老者把鄭成功扶了起來,長長出了一口氣,道:“大木,想不到我們父子還有重新相見的一天。”

原來這老者就是鄭芝龍,在南京和清廷進行第一次談判議和的時候,南京方麵就像清廷提出了一個額外的要求,用此前在山東戰役期間俘虜的阿巴泰、嶽樂父子交換鄭芝龍一家的要求。

使者回到北京之後,也將這一要求向清廷做了報告。在此前,清廷也曽數次利用鄭芝龍來招降鄭成功,但都被鄭成功拒絕,而且清廷的主要對手還是商毅,因此鄭芝龍在清廷手裏的利用價值也越來越低,隻是把他一家都軟禁在北京,限製自由。

因為鄭成功也出兵參加過中原之戰,在戰事結束以後,有不少清廷的大臣都要求殺了鄭芝龍一家,也算出一口惡氣,原南明隆武朝的降將黃梧就向清廷上疏,力主叛臣之家族應當逐出帝都,乃被命充軍盛京寧古塔,隻是當時清廷的事務太多,鄭芝龍畢竟是小事,無關大局,因此一時也顧不到他,而且也有一部份大臣認為要殺鄭芝龍,隨時都可以,不如暫時把他留著,也許還能有用。結果才一直沒有動他。

在清廷上下得知了商毅提出的交換要求之後,博洛首先上書清朝,要求清朝立刻答應,並且馬上換人。因為阿巴泰是博洛的父親,嶽樂是他弟弟,因此他也遠比別人關心這件事情,能用鄭芝龍一家換回自己的父弟,博洛當然是願意。

現在博洛手握重兵,在清廷的地位可以說是舉足輕重,就在新年以前,福臨已經加封他為端重親王,他的要求,清廷當然也不敢小視,另外阿巴泰是皇太極的同胞兄長,屬於清廷的近親宗室,而鄭芝龍隻不過無足輕重的半俘虜,說得難聽一點,養著他還費糧食,雙方根本不是一個級別,從這一層來說,這個交換對清廷當然有利。把阿巴泰換回來,對提高福臨在清廷的威信也有好處。另外清廷也把這視為一個商毅確實是有意想與清廷議和的信號,因此福臨也立刻下旨,把鄭芝龍一家交給博洛,讓他和中華軍進行交換。

阿巴泰、嶽樂父子就是被關押在山東,而博洛的防區是河間府,雙方相隔不遠,山東的周少桓也奉商毅的命令和清廷進行了交換,用阿巴泰父子換回了鄭芝龍,及弟弟鄭之豹、兒子鄭世恩、鄭世蔭等一家十一口人。然後將鄭芝龍一家送回到南京。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