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章 豫北戰役(五)(2 / 2)

在這有限的騎兵搶先逃命之後,剩佘的步兵也就隻剩下被中華軍的騎兵師不斷的追殺的命。結果中華軍一路追擊,從清晨一直追擊到黃昏,一共追趕出了近六十裏路,也把清軍由萬堤鎮一直趕回到了丘縣。而沿途被清軍奪去的黃金堤鄉、房寨鎮、依莊鄉、邱城鎮等地也都全部被中華軍收複。

這一役清日聯軍被殺得大敗,基本一下子趕回到剛剛出兵的時候。而這十餘天來的戰鬥成果,也全都白廢了。而且中華軍總計殲滅敵人二萬三千七百三十七人,俘虜一萬一千三萬五十八人。當然大部的都是在潰敗的過程中被殺或被俘的。

其中殲滅和俘虜的有八成都是日軍士兵。另外經過日軍俘虜的辯認,確實斬殺了日軍的戰將三十七人,其中包括這次出兵的三位大名或主將,備前小倉藩藩主小笠原忠真;豐後高田藩藩主鬆平光長;豐後府內藩主將日根野吉明,俘虜了日本軍的福山藩藩主水野勝貞,肥前佐賀藩藩主鍋島光茂。當然同時也徼獲了大量的刀槍武器、盔甲、帳蓬、旗幟、糧食等戰利品。

經此一敗之後,再加上前麵損失的兵力,清日聯軍的總兵力損失超過了半數以上,因此隻能退縮在丘縣城內,不敢再出戰。

而日軍的損失也超過了四萬人,不僅元氣大傷,而且對中華軍的戰鬥力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這時主將酒井忠勝才意識到,鬆平信綱的看法是正確的,日本現在就算是聯合了清廷,也根本就不是南京政府的對手,進入中國戰場作戰,確實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但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因此酒井忠勝也隻好一麵在丘縣駐守,一麵派人回國,向徳川家光通報。

不過在這一戰中,中華軍也陣亡了三千一百五十三人,叧外有一千三百二十六人受傷,雖然減員的人數也不算少,但和清日聯軍府損失相比,確實不算高。而且基本不影響部隊的戰鬥力。

東路的威脅是基本解除了,現在大名-彰德一線還有西路的清朝聯軍尚在。因此目前中華軍有兩個選擇,一是繼續進攻丘縣,徹底擊敗清日聯軍,二是轉向西線,擊敗清朝聯軍,徹底解除大名-彰德一線的威脅。

經過了周少桓和童大勇的商議之後,最終決定還是轉向西線,去攻擊清朝聯軍,因為西路的清朝聯軍雖然不是這次清廷出兵的主力軍,而且這時仍然受阻在辛莊營鄉,但畢竟對大名-彰德一線存在著威脅,考慮到清日聯軍在短時間不可能再向大名府發動進攻了,因此還是盡早解除掉為好。

而且現在清日聯軍退守丘縣,一但繼續進攻清日聯軍,就將進行攻堅戰,雖然說丘縣隻是一座縣城,城防並不強,但也會損失一定的兵力,而轉到西線,進攻清朝聯軍,到不存在這個問題。

於是周少桓立刻下令,命第五軍仍然堅守大名府,自己和童大勇還是率領原來的機動兵力第四軍,以及第九軍特種兵旅和第十軍騎兵師,立刻趕奔西線,攻擊清朝聯軍。

清朝聯軍在辛莊營鄉前屢攻不下,兵力損失也超過了萬人,而在用死亡迫脅了兩天之後,朝鮮士兵又恢複了原態,因為朝鮮士兵也看得很清楚了,以自己的實力根本無法攻破中華軍的陣地,反正進攻也是死,不進攻也是死,愛咋地咋地吧,能多活一會兒也是好的。因此該逃跑還是逃跑。

而麵對朝鮮士兵這種破罐子破摔的態度,瓦達克也無計可施,畢竟他也不可能夠真的把朝鮮士兵全都殺了,而且萬一真把這幫高麗棒子逼急了,弄成兵變或營嘯,最終追究起來,自己也有逃不掉的責任。因此瓦達克也隻好對朝鮮士兵放任不管,而對中華軍的進攻當然也沒辦法進行了,也隻能停上來。

好在是在東線上捷報頻頻傳來,而且都快打到了大名府了,這也讓瓦達克寬心了不少,反正自己不是這次進攻大名-彰德一線的主力,隻是付責牽製西線的中華軍,因此東線打得好,當然就更好了,彰德府、大名府,隻要打通了那一個都可以,那麼就讓東線的譚泰去得這個功勞吧,自已正好還可以保證實力。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