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成進寫完了報捷報告之多,這才發現李定國已經趴在桌子上睡著了。成進也不禁苦笑了一聲,叫來幾個衛兵,把李定國扶到營房裏去休息,同時又命人將豫南大捷的消息發回南京去。
息縣被攻占的時間,是在十月一日清晨。而且也是整個豫南戰役結束的時間。
豫南戰役是從九月五日開始打起,一共進行了二十六天,清軍共計投入十六萬大軍,而中華軍參加的兵力更是達到了二十二萬。雙方的兵力相加,接近四十萬。這也是整個中原大戰中兵力最多的一場戰役。同時也是中華軍與清軍進行的會戰中,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當初收複南京的戰役,中華軍也不過隻動用了十八萬部隊。而那一次清軍在南京城中的守軍才隻有十三萬多人。
戰役的最終結果是中華軍的全勝而告終,中華軍一共殲滅了清軍八萬三千餘人,包括清軍主將英親王阿濟格, 兩名副將阿哈尼堪和阿山。而在這次戰役中,火線起義、戰場投降的清兵約有二萬一千七百五十三人,俘虜五萬四千四百九十六人,其中有牛錄八十七人、甲刺二十八人,固山三人,統領三十三人,催領六十七人,其他中底級軍官二百二十六人。
而在中華軍一方,陣亡人數也達到了二萬一千三百二十七人,另外還有一萬二千五百三十二人受傷,減員總計三萬三千多人,達到全軍的一成五左右,有的部隊減員人數差不多都達到了一半。另外中華軍還動員了三十餘萬民夫,付責運送物資,以及清理戰場等事情,而在戰鬥中,民夫也被清軍誤傷了三百二十七人,另有一百七十八人受傷。
因此在這次豫南戰役中,無論是殲敵數字、投降數字還是俘虜數字,當然也包括中華軍自身的傷亡,都創造了中華軍新的記錄。而且估計在以後也很難有一場戰役全麵刷新這些記錄了。
當然中華軍收獲也不少,因為在最後的包形成之前,清軍剛剛得到了一次補充,因此各種物資都極為豐富,雖然被困了十餘天,也消耗了不少物資,但遺留下來的也差不多還有一半,另外阿濟格部的火器數最也極多,而現在這些火器,自然也都成為了中華軍的戰利品。
結果一直到半個月以後,戰利品才算統計清楚,中華軍一共累計繳獲了各種糧食三萬七千三百石,草料一萬二石四百石,鹽五千七百二十斤,戰馬八千二百五十五匹,牛驢騾等牲口六千五百八十三匹,各種車輛三千一百七十五輛;火繩槍一萬一千五百五十三支,燧發槍二千七百二十六支,各種火炮四百七十二門,其中紅夷火炮有六十三門;火藥六萬二千五百斤。至於像什麼盔甲、刀槍武器,鑼鼓旗幟帳蓬等等更是不計其數。另外還有白銀十二萬三千兩,黃金七千六百兩,各種絲綢布匹二千餘匹,這些也都是清軍向沿途的百姓那裏搶來的。
而豫南戰役的取勝, 也成為中原戰場的最關建一戰, 因為就在十月一日, 清日朝聯軍已經到達了大名府北部約五十裏的廣平縣, 而在開封的多爾袞也派遣尼堪、韓岱率領五萬人馬,進駐大名府南部隻有一百餘裏的開州,清軍己經對占領大名府、彰德府一線的中華軍形成了南北夾擊之勢。
但在豫南戰役結束之後,開封府就己經完全暴露在中華軍的兵鋒麵前,而多爾袞也不得不撤回進攻大名府的人馬,全力駐守開封府,大名府腹背受敵的局麵也將被撤底打破。而且中原大戰最後的戰場,也將轉移了開封府和大名府一帶的地區。
就在第二天,成進和李定國就聯名下令,第十七軍進駐汝南府,沿郾城、許州一線進軍,二十軍進駐陳州,沿太康、杞縣一路進軍,對開封府形成兩路夾擊之勢。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