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十八軍一路前進,清兵到是沒有消滅多少,但收納投降的清兵卻達到了三四千人。連軍長黃繩武也都不敢相信,能夠晉升到軍長的職位,黃繩武在中華軍裏絕對是老資格軍人,和清軍交戰的次數也不在少數,但還從來沒有打過向今天這樣的戰鬥。
但帶著這麼多的俘虜, 也是一個大麻煩, 誰敢說後麵就沒有清軍會抵抗,一但雙方發生戰鬥,這些俘虜怎麼辦呢?這麼多的俘虜,想要把他們都看住,也要分出不少人手,而且留在自已的身後,也總是一個隱患,但又不能把這些俘虜放任不管,萬一等中華軍一疋,這批俘虜發動反抗呢?三四千人在自己的身後搗亂,有誰受得了。而且俘虜抓得越多,對於在戰鬥結束之後,計算功勞的加分也就越多。
因此黃繩武也沒有別的辦法,隻好分出了兩個營的士兵,先把俘虜都押送出息縣城去,找地方看管起來,也算是清除了一個大隱患。然後再繼續向前進攻。同時又派人催促在後麵付責支援自己的第一軍趕緊也進城參戰。否則再有人向自己投降,十八軍的兵力可就不夠了。
等把俘虜剛剛送走,隻聽前方槍聲大作,黃繩武也不由精神一振,知道終於是遇到了抵抗的清軍。這時天色己經暗了下來,但在息縣城中有不少地方都著了火,因此還是可以看清楚,這是到了息縣的縣衙前。
黃繩武知道,在一般的小縣城裏,縣衙都是位於縣城的中心位置,因此在作戰的時候,一般也都會把縣衙當作全軍的指揮部,看來自己這是找對地方了,說不定這裏麵還藏著幾條大魚。而這時在西、北兩側,炮聲正急,顯然這兩側的中華軍還沒有攻入息縣,這個功勞可不能不占。
這一點黃繩武到是猜對了,現在擺在他麵前的幾條大魚,還真不是普通的大。阿濟格、阿哈尼堪、阿山,最小的一條也是固山額真。
他們三個人本來在縣衙裏喝酒,一邊喝著一邊大聲發著牢騷,把平時不敢說的話,都說了出來,看誰不順眼也破口大罵,而挨罵的人不僅有多爾袞,清廷的皇帝福臨、皇太後,還包括兩個死鬼皇帝,皇太極和努爾哈赤也都沒放過,反正在這個時候也全無忌諱了,不過他們罵的都是清廷內部的人,而清廷真正的敵人,商毅和南京政府,反到都給忘了。
三人邊喝邊罵,正是酒酣耳熟的時候,突然城外炮聲轟響,也驚動了三人,都知道中華軍的進攻開始了,這時三人也都喝得有五六分醉意,但都還沒有忘記先前說好的約定:等中華軍殺進城裏之後,一起出戰,和中華軍拚命。
於是三人幹完了最後一碗酒之後,將酒碗一摔,喚過貼身的包衣為自己穿好衣甲,一個個都被掛整齊,拿起兵器,然後聚集人馬,準備和中華軍戰鬥。隻是現在三人手下的親隨、包衣、衛隊加在一起也不足一千人,其餘的人早就不知道躲到那裏去了。不過三人這時己經抱定了必死的決心, 因此人多人少也並不在意,於是在堂前上了戰馬,率領著眾人殺出了縣衙。
正好這時十八軍殺到了縣衙門,三人帶領清軍殺出,與中華軍展開了一場混戰。
其實中華軍的人數遠多於淸軍,不過是在街道作戰,兵力不能充份展開,因此清軍還能夠堅持一會兒。但也就真的隻是一會兒的時間,在中華軍輪排火槍射擊,加上手榴彈的一陣猛攻之下,清軍的抵抗很快就灰飛煙滅,除了衝在前麵戰死的清兵以外,其餘的士兵紛紛向後逃跑,盡管阿濟格、阿哈尼堪、阿山三人都親自提刀督戰,並且連斬了好幾名逃兵,但也都無法阻止清軍的潰退。僅僅隻用了十幾分鍾的時間,三人身邊的親隨士兵己不足百人。
阿濟格左右看了看兩人,道:“兩位,現在該輪到我們了。”
阿哈尼堪也點了點頭,道:“英親王,咱們一起上吧。”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