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多爾袞未必不知道,濟爾哈朗的這個建議確實是目前唯一的可行之計,但多爾袞的立場和其他人都不一樣,他不僅是全軍的主將,而且還是清廷的實際統治者,如果扔掉這十幾萬大軍,隻身北逃,那麼多爾袞在淸廷的威名也就將徹底掃地,無論在中原大戰失利以後,清廷還能不能延續下去,但多爾袞都是絕對完了。多尓袞當然知道,這幾年來自己得罪的人太多了,一但失勢,等待自已的,絕不是好結果。
多尓袞現在已經對擊敗中華軍,取得中原大戰的勝利不抱任何的幻想,找眾人商議的目地,隻是希望能移把這十幾萬人馬都帶回去,至少也要帶回去大半,這樣說不定還有機會保住自已的地位。隻可惜現在並沒有這樣的兩全之策。
因此多爾袞反複考慮了兩天,終於決定隻能釆用濟爾哈朗的辦法,放棄大軍,隻帶少量精銳騎兵,繞道山西,返回北京去。致於到了北京之後,怎樣應付北京的局勢,那是以後的事情了,等回到北京再說吧。
隨後多爾袞也連續下令,催促尼堪、韓岱盡快趕回開封府來,必竟要實施繞道北逃,必須等尼堪、韓岱部回到開封以後,出兵牽製住大名府的中華軍,才能夠進行。
同時多爾袞也已經下令駐守歸徳府的勒克徳渾,放棄歸徳府,立刻帶領著所有的人馬,回到開封來。勒克徳渾接令之後,雖然覺得十分意外,因為這時中華軍在歸徳府附近己經沒有多少兵力駐守了。就是徐州也隻有鄭成功部的兩萬人馬。勒克徳渾當然不會把鄭成功的人馬放在眼裏,因此還打算向多爾袞請令,去進攻徐州。但接到了多爾袞的將令,他也不敢違抗,立刻招集人馬,準備趕回開封。
終於在三天之後,尼堪、韓岱,還有勒克徳渾的人馬都回到了開封,三人差不多是同時到達,多爾袞也向他們三人通告了大名府、彰徳府都已經被中華軍襲取的消息。
勒克德渾、尼堪、韓岱三人聽了之後,也都不禁大吃了一驚,因為這個消息確實是太意外了,而且中原戰場的局麵,可以說是十分危機。同時三人這才理解,為什麼多爾袞會下出這樣的命令。
這時多爾袞才下令,這一次將由勒克德渾領軍,共計聚集十二萬大軍,並且將所有的新軍、火炮全都交給勒克徳渾,立刻出兵,去進攻大名府,重新打通返回北京的道路。
在開封的眾人都清楚這次出兵是怎麼回事,因此不可能派他們領軍,那麼隻能讓勒克德渾、尼堪、韓岱這三個人去充當這個角色。而這三人當然不知道多爾袞的真實打算,於是在接令之後,也立刻準備出發。
兵馬物資這幾天的時間裏都己經準備好了,因此就在第二天,三人率領人馬,就要出發了。但就在這時,多糸袞收到了北京發來的急報,原來日本和朝鮮的人馬都已經在天津登岸,二國的人馬共計約有十二萬,順治皇帝福臨下詔,甴多羅郡王瓦達克為主將,率領日朝軍隊,進攻大名府,解救多爾袞的人馬。
原來穆臣逃到河間府之後,將大名府失守的消息告訴博洛。而博洛得知以後,當然也大為震驚,這一來中原的幾十萬大軍可不就全交待了嗎?而中原一敗,清廷也就難保了。博洛到是有心去救援,但自己手下隻有六萬人馬,還要堅守河間府,防止中華軍北上,因此也不敢輕舉妄動。隻好向北京發去急報,請北京發兵,進攻大名府,圍救多爾袞。
留守北京坐鎮的,是多爾袞的心腹何會洛和潭泰。兩人接報之後,也不禁大驚失色,雖然說現在所有的親王、郡王、貝勒都被多爾袞帶走了,因此在北京也以他們兩人的職權最大,但這麼大的事情,兩人可也不敢做主,趕忙向福臨稟報。
福臨現在隻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對軍國大事半懂不懂,但後宮的皇太後、莊太後可都是明白事理的人,當然知道現在的局勢危機,因此立刻以福臨的名議,招集何會洛、潭泰、希福、剛林、範文程、寧完我等滿漢大臣進宮商議對策。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