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豫北戰場(三)(2 / 2)

一來是清軍來得實在太匆欄,麵對中華軍的打擊,確實有些猝不及防,二來也是因為城中的街道過於狹窄,因此清軍的隊型不僅十分密集,而且毫無庶掩的地方,結果清軍頓時被打得死傷一片,由其是手榴彈,幾乎一炸就是一大片,炸死炸傷清兵十幾二十人,殺傷力差不多達到了最高的效果。

而在城市的街道中行軍,隊伍都是拉成長長的一條,前排的士兵遭到中華軍的打擊之後,清軍也都下意識的向後退,但後排的士兵還不知道前麵是怎麼會事,隻聽到槍聲大作,還以為自己的前麵士兵與中華軍展開了激戰,於是也盡力向前趕,希望能夠助同伴一臂之力。結果前後的士兵互相擁擠,反到亂了自己的陣角。

這種情況差不多在每一條街道中都會出現。而中華軍也趁勢對清軍展開了追擊打擊,在清兵的後麵用火槍輪流射擊,從屋頂上向清軍的陣中仍手榴彈,使清軍更是亂上添亂。

街道上是如此,在城上更是如些,這個時候的大名府並非是什麼重要的軍事重鎮,因此城牆並不高厚,城牆上的寬度不過一丈三四尺,有的地方連一丈都沒有,在這樣狹窄的地方,並排最多隻能走六七名士兵,中華軍隻用在城樓的兩端布下四五排射擊陣形,然後迅速的連續開火射擊,就可以牢牢的擋住清軍的進攻。而其AcYLwB的士兵,則可以充份的支援在城下的中華軍作戰。

因此在城牆上的中華軍,還有起義的清兵也都借用居高臨下的優勢,在城牆內側的矮牆上架好了火槍,向城下的清軍展開射擊,配合城下的中華軍作戰。其實這批參加了起義的清兵也都是受過嚴格的訓練,AcYLwB們本身的素質並不差,雖然還有一部份人用的是火繩槍,但在這種場合,卻正是有利於AcYLwB們的充份發揮,致少在守衛城門的戰鬥中,並沒有拖中華軍的後腿。

雖然穆臣在陣後急待直跺腳, 指手劃腳的指揮清軍進攻, 但這時混亂的局麵已經形成了, 穆臣再急也沒有用, 隻能盡力的來重新調整。

花了差不多大半個時辰的時間,清軍才算是免強調整好了自己的陣型,才又重新向中華軍的防線發動進攻。向狹窄的街道極大的限製了清軍人數人的優勢,兵力無法充份的展開,隻能一小批一小批的向上衝。而這種添油式的戰術在中華軍的火力防線麵前幾乎毫無用處。在中華軍立體似的火力打擊下,清軍的進攻一次又一次的無攻而返,在毎一條街道,城頭都留下了大量的清兵的屍體,有二條街道,幾乎都看不到街麵的道路。

而中華軍的損失,僅僅才隻有二十餘人。剛剛投誠過來的起義部隊也都十分興奮,這樣的仗才得才叫痛快,以前在清軍的時候,那打過這樣一邊倒的戰鬥,而且想想過去在清軍裏受過的憋氣,現在卻打清軍打得落花流水,每一個人也都頗有揚眉吐氣的感覺,看來決定跟著趙嶽發動火線起義,確實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雖然在大名府中駐守著一萬神工營的新軍,但神工營主要是駐守著城外的陣地,在北東西三個方向,各有三千神工營的士兵駐守,留在大名府城裏的,隻有一千人。不僅人數少,而且清軍的火器水平也決定了,在巷戰中,跟本就無法與中華軍相比。因此僅管穆臣也將這一千神工營的士兵派上陣去,但對戰局依然沒有一點的作用。

穆臣雖然急得快要吐血了,但現實就是這樣的情況,急也沒有用,想要擊敗中華軍,估計隻有等到中華軍把子彈都打光了才行。但誰知道中乒軍還有多少孑彈,而等子彈都打光了,又能剩下多少清兵呢?

這個時候才有人提醒穆臣,還是趕緊去調東麵和南麵駐守的神工營部隊回來,畢竟要對付中華軍的火槍,也隻能用神工營才行。穆臣聽了之後,也沒有別的辦法,隻好派人立刻去調在城外駐守的神工營部隊回來,但城外的部隊至少都有十裏遠,並不是一下子就能夠趕到大名府來的。而穆臣也隻好向蒼天禱告,希望自己的人馬趕緊來,而在這其間,可一定不要再發生任何意外了。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