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尚善部的清軍並不知道在西線的戰鬥局麵是怎麼樣的,但也知道碭山縣的清軍出擊來支援自己,因此也不由士氣大増,剛換上的第二個進攻組也抖擻精神,又一次向中華軍的防線發動進攻。
但中華軍並沒有受到自己身後被清軍進攻的影響,依然從容不迫的迎擊著清軍的進攻,結果第二個進攻組依然沒有取得多少突破,戰鬥一共進行了兩個多時辰,第二個進攻組也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也快到了要更換的地方步,當然這時中華軍的損失,也接近到五百人,師長何彪也派出二個營進行了替換。
而在這個時候,東西兩線的清軍之間相距僅僅隻有二三裏的距離,但偏偏就是無法接上頭。
等第二個進攻小組也要更換的時候,尚善終於發現,這樣進攻下去,可不是辦法,照這麼攻下去,自巳這二萬五千人全墊上去,也未必能攻開中華軍的防線。
這時清軍的車仗大隊也趕到了文莊附近,尚善下令人馬就地駐紮,並且馬上修建防禦工事,做好固守待援的準備,而跟在清軍後麵的那些人這才知道,原來中華軍己經追到這裏來了,而且把清軍給堵在碭山縣前,因此也都紛紛打算轉回去。但這時己經晚了,清軍派出人馬,將他們全部都抓了起來,在駐營的地方挖戰壕,堆土牆,修建防禦工事。而他們隨身攜帶的財物,當然也都被淸軍沒收。而且還有不少人帶著妻妾侍女、年輕的當然都被清兵各自搶走,而年長的扔在夥房裏燒火做飯。
那些家丁、仆從大多都幹慣了粗活重活,這時被抓來挖土堆牆到也沒什麼,可惜的是一些商人、鄉紳、地方豪強,平素不說是養尊處優,也是錦衣玉食,那幹過這樣的活計,而且動作稍慢一點,還會挨打受罵,結果一個個都叫苦不迭,後悔不該逃離徐州。
安排好修築陣地的事情之後,尚善也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到進攻中華軍的戰鬥中,正麵強攻顯然不是辦法,因此尚善也打算在側翼迂回,官道的北麵是文莊,中華軍在這裏布下了嚴密的防線,當然不可能從這裏迂回,那麼就隻能選擇在官道的南麵迂回。
但中華軍在官道南麵同樣也布置下了防線,一同占領了三個高地,每一個高地都有一個營的守軍,保護官道防線的側翼,因此想要對中華軍進行迂回包抄,就必須攻克這三個高地。於是清軍一麵繼續向官道的防線發動進攻,一麵又派出一支人馬,同時對官道南麵的三個高地也發動了進攻。
戰鬥的範圍也在逐漸擴大,同時也更為激烈,盡管清軍又向中華軍的陣地發動了一輪又一輪的猛烈進攻,但一直激戰到晚上,中華軍依然牢牢的守住了各處陣地,清軍的進攻沒有任何的進展,而且又損失了大量的兵力。而這時在戰場的西麵,張國柱也早就撤軍回了碭山縣裏,並派人給勒克徳渾送信,請求他派兵來支援。而尚善見況,也隻能下令收兵罷戰,等明天再繼續進攻。不過還是命令其他人連夜搶修防禦工事,這可不能停下來。
就在這一天的戰鬥中,清軍戰死三千五百餘人,另有一千七百餘人受傷,減員達到五千以上,而中華軍陣亡的人數是六百二十七人,受傷四百一十二人。
雖然尚善打算第二天繼續進攻,但一夜的時間,足以改變許多事情,當天晚上四更時分,蘇建林率領第一軍另一個師、一個旅趕到文莊,使中華軍徹底守住了防線。而就在第二天上午八時左右,尚善還在猶豫,今天是否繼續進攻的時俁,山東軍區第五軍的第十師、第七旅渡過了黃河,也趕到戰場,在清軍的北部駐紮。這時尚善也完全斷絕了繼續出戰的念頭,一心一意的修築陣地,全力防守。
而在下午二時左右,淮南軍區第十五軍也從清軍的背後趕了上來,在尚善部的東部、南部駐紮,這樣中華軍以三個軍,近七萬的兵力,完成了對尚善部的全麵包圍。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