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擊完畢的中華軍士兵拔出馬刀,追逐砍殺著四散奔逃的淸兵,刀光閃閃,清兵的人頭、手臂等肢體部位也都隨著揮動的馬刀,四散飛舞。而這時清兵正是吃飯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任何戰鬥的準備,別說是盔甲武器,有不少人還光著膀子,那什麼抵擋中華軍的攻擊。隻有少數士兵將吃飯的瓷碗扔向騎兵,算是清軍少有的抵抗了。
一時間槍聲、殺聲、慘叫聲、嘶吼聲不斷,清兵有人被火槍打死、有人被砍死,有人被戰馬踐踏而死,也有人死於自乙的推操爭搶之中。
左夢庚所在的地方,是在全軍駐紮的中間地飛,並不是中華軍發動攻擊的位置,因此他還能夠放下飯碗、披掛上馬,拿起兵器,並且在身邊還聚集了幾百名護衛士兵,不過迎戰當然是不可能了,現在能逃走就算是很不錯了。
左夢庚辯認了一下方向,中華軍騎軍是從西南方殺過來的,因此左夢庚一指北方,道:“向這邊走。”
隨行的人馬也都跟著他,向北方奔逃,但走了沒有一百步,隻見前方殺聲大起,一隊中華軍的士兵舉著上好刺刀的步槍,向清軍衝殺上來,前排的士兵舉槍射擊,將清兵打倒了一片。
“在這一麵也有中華軍嗎?”左夢庚這時也來不及細想,趕忙又拔轉馬頭,向東方逃走。
但走了沒多遠,隻見前麵的清兵紛紛轉頭向後跑,原來一支中華軍正迎頭殺了上來。這時左夢庚才發現,原來四麵八方全部都有中華軍的步兵殺出,自己己經被中華軍完全包圍了。
就在騎兵團發動對清軍的攻擊之後,兩個師共計六個團的步兵也紛紛殺出,這時清軍早己被騎兵攪得一片大亂,那裏還有意誌和中華軍作戰,因此在中華軍衝殺上來之後,跑得慢的當然送了命,而頭腦機靈、腿腳利便的,都趕忙轉頭逃跑。
不過這時清軍巳被中華軍全麵包圍,根本就逃不出去,而各路的中華軍也都在不斷的擠壓清軍的空間,慢慢的縮小對清軍的包圍。在一開始的時候,還有少數清兵能冒險從兩路中華軍的空隙之間逃走,但隨著中華軍的包圍圈逐漸的縮小,空隙也越來越小,清兵也無法再逃出中華軍的包圍了。因此無力抵抗,又沒路可逃的清兵,隻能選擇投降了。
整個戰鬥隻進行了大約一個多小時就結束了,一萬五千多清軍,逃出去的隻有三四百人,而被中華軍打死的,有三千六百七十七人,其餘全部投降,成為中華軍的俘虜,人數多達一萬一千佘人,而主將左夢庚也在投降之列,因為在大勢己去之後,他並沒有選擇負隅頑抗,而且率眾倒戈投降,因此也成為第一個反正的錢謙益之後,第一個在戰場上火線投降的清廷將領。
而中華軍自身的,僅僅隻陣亡了三十七人,另有一百七十八人受傷。可以說打了一場漂亮的殲滅戰。
隨後占領新野。
――――――――分割線―――――――――分割線――――――――就在李定囯率軍伏擊左夢庚部的援軍的時候,李牟也指揮著第八軍,向鄧州發動了最後的進攻。
這時在鄧州城的東、西兩麵,付責主攻的第十師、十五師都巳經在護城河上填出了足夠的道路,因此立刻就對鄧州的城牆展開了爆破。
在東、西兩麵,中華軍的爆破組在火炮、步槍的掩護下,將爆破車推過了護城牆,靠在城牆邊,然後點燃了引線,在連續幾聲巨大的爆炸聲響之後,鄧州城的東、西兩麵城牆,都被成功的炸開了幾個缺口,第十師、十五師的突擊隊也立刻出動,殺過了缺口,突進了鄧州城內。而這時離中華軍對鄧州發動進攻,才隻有半個多小時。
攻擊能夠如此順手,主要還是因為耿仲明部的清軍確實缺少和中華軍交戰的經驗,對中華軍慣用的戰術套路並不熟悉,如果是其他的清軍部隊,就會知道,在中華軍的火力麵前,一般的城牆都很難守得住,必須在城外建立陣地防守才行。如果一定據城而守,那麼就要事先準備好砂袋、土石等物,和在城內布置好足夠的士兵,隻有這樣,才能在城牆被炸開之後,立刻守住缺口,阻擋中華軍的突擊,或是在城內與中華軍打巷戰。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