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國完全沒有想到,戰局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在他的想像中,應該是龜甲船大顯神威,以自己的鐵甲抵擋住敵軍的進攻,然後用火箭、噴火筒等武器將敵艦一艘一艘的燒毀才對。誰知道自己根本就沒有靠近敵軍的機會,而且對手的火炮實在太過猛烈了,鐵甲雖然不說完全沒有用處,但和自己預想中的相比,還是有相當的一段距離。因此李杜國心裏也不由十分了鬱悶,自己完全是按先祖的那一套做的,怎麼就不靈了呢?
但現在沒有時間了李杜國思考年代差異的問題,這時龜甲艦隊和中華軍的中路艦隊相距已不足一百米,盡管這時龜甲船快要進入自己的攻擊範圍內,但中華軍的艦隊根本就不給他的一絲機會,己經在龜甲艦隊前方橫向列開,都以自己側舷正對龜甲艦隊的船首,因此在各條船上的火力全開,炮彈密如雨點一樣,向清軍打去。
而且由於這時的距離太近,因此火炮的力道和命中率也大大提高,有不少龜甲船都被炮彈擊中,打得鐵甲裂碎,桅斷舵拆,轉眼間就有十餘艘龜甲船失去了戰鬥力。
這時中華軍左右兩側的艦隊也己經包抄到位,從兩肋chā入清軍船隊的陣列中,兩舷的火炮一起開火轟擊清軍的戰船。清軍的艦隊本來就己經完全落入了下風,這一下更是被中華軍陣型大l,結果分為數截,隻能各自為戰,而且清軍的戰船在數量上也遠遠少於對手,更是被打得幾乎全無反抗之力。
就是三艘大型的龜甲船雖然也都在奮起的抵抗,無奈能夠給對方靠成危脅的,隻有各船的四mén紅衣大炮,其餘的武器根本就派不上用場。而紅衣大炮的數量大少,再加上戰船在海中顛簸起伏不定,而且清軍的炮手的訓練也不及中華軍,因此能夠相火炮成功的打出去,就已經很不錯了,至於準頭,隻能是聽天由命了。
而且這三艘大型的龜甲船也是中華軍的重點攻擊目標,每一艘船都會遭到數艘中華軍的戰船圍攻,結果不多時也都各中十數炮,都被打得多處鐵甲裂開凹陷,甚致有一艘船的桅杆被打拆,帆蓬落下,而在側舷上裂開了一個大口子,海水拚命的湧入,眼看著向海底沉沒。而另一艘同時也被五艘中華軍的戰艦圍攻,炮彈如同冰雹雨點一樣,落到船體上,被打得鐵甲支離破碎,船體開裂了四五處,覆沒也隻遲早的事情。
李杜國的座艦情況還算略好一點,雖然船頭的龍首雕塑被擊得粉粹,船體也被打得多處凹陷,但還算是沒有被擊穿。而李杜國到還保持著幾分先祖的血xing,雖然明知戰局不利,但卻並沒有從戰場逃離,還是指揮的本艦的所有火炮拚命開火反擊。
但在這時清軍在戰場上的劣勢己是不可挽回,僅靠這一艘戰船的抵抗,根本就毫無用處,而且就在這時,底層甲板的槳手們突都跑了上來,向李杜國報告,船底漏水了。
原來龜甲船本身的尺寸太小,承受不住紅衣大炮è的反震力,北方的造船工匠不及南方的手藝jing通,因此船板與船板之間連結的牢固程度也不足,在平時訓練時還不覺有什麼,但在戰場上連續è紅衣火炮,又連遭對方炮火的轟擊,結果造成了接縫炸裂,海水不斷的滲入。
如果是在平時,到還可以先堵住滲水口,免強應付一下,保證戰船不會沉沒,但這時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戰鬥中,誰也沒有留意船體滲水了,結果等明白過來的時候,船底的積水己達近一尺深,而且對方的艦炮還在不斷的向船體轟擊,根本沒有空閑去堵滲水口。
而這時在船艙內,清兵也是一陣大l,到現在清兵還能夠支撐著戰鬥,除了是李杜囯堅持之外,還有一點就是這艘船的船體還沒有遭到大的破壞,因此清兵的心裏都還有一點安全感,現在這艘船也開始滲水下沉,淸兵們頓時軍心大動,沒有人願意再堅持戰鬥,也沒有人再聽李杜國的指揮命令,紛紛跳海逃命。
~T!~!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