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九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2 / 2)

但在另一方麵,中華軍攻占馬尼拉,並且將呂宋群島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遍了南洋,也給整個南中國海地區帶來了一場巨大的震動。南洋諸國雖然在整體發展水平上遠不如中國,但隨著大航海時代的來臨,也不可避免與外界發生接觸,對整個世界的認識程度,也比過去提高了不少。

在鄭和下西洋過去了兩百多年之中,中國逐步退出了海洋,回歸大陸,幾乎所有的南洋國家似乎都忘記了中國的存在,而現在其他國家也都意識到,中國再一次把他的手掌伸向了海洋,收複當年的失海,而且這一次中國顯然己經改變了當年的做法,更是釆用接近於西洋人的手段,開始在海外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對此南洋諸國中有人歡喜有人愁,重視傳統的人當然希望中國能夠再展雄風,稱霸南中國海,趕走西洋人,自已再度成為中國的藩屬國。但也有人感到的卻是恐慌,這條東方巨龍一但真的蘇醒,自己這幾斤幾兩,還不夠它一頓吃的。

而對此感覺到更為恐慌的,還是歐州人。

這個時候在東南亞地區的歐州國家主要是荷蘭、西班牙、葡萄牙三家,現在西班牙在亞州的勢力已經完了,而葡萄牙也僅僅隻有澳門這一點據點,因此對中國最恐懼的,是勢力最大的荷蘭。

特別是荷蘭在亞州最大的距點巴達維亞離呂宋最南端的棉蘭老島隻有兩千多公裏的距離,對馬尼拉一直都是虎視眈眈。而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者也一直把巴達維亞的荷蘭人當作自己最大的危脅,修建馬尼拉城、聖地亞哥堡都是為了防備荷蘭人的進攻,隻是現在荷蘭的主要力量集中在歐州戰場,因此才騰不出手來進攻馬尼拉。但誰也沒有到中國會在半路插進來一杆,搶先一步把馬尼拉給占了。

荷蘭人和商毅的關糸十分密切,當然知道商毅的實力究竟如何,這一點就比西班牙強得多,另外荷蘭人也懂得在利益麵前,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如果商毅真的打算插手南中國海,那麼中荷之間早晚必有一戰,但以荷蘭目前在亞州的實力,根本就不是商毅的對手。假如現在商毅立刻來進攻巴達維亞,荷蘭人的表現也未必會比西班牙人好多少。

因此荷蘭也立刻派出使者,來到馬尼拉,求見商毅,名議上是向商毅表示祝賀,實際上是來試探一下商毅的態度,是否有進攻巴達維亞的打算。另外如果商毅沒有與荷蘭為敵的意圖,他們也想和商毅商談,希望能夠在呂宋島上開設一個荷蘭商館,最好能在呂宋群島中租借到一個小島,這就可以形成巴達維亞——呂宋——台灣這三點一線,慣穿整個南中國海域。

荷蘭使者來到馬尼拉之後,也受到了商毅的熱烈接待,畢競現在雙方還是盟友關糸,雖然商毅也清楚,就衝荷蘭人占著台灣西南部這一點,自己與荷蘭早晚都會兵戎相見的,何況自己的目標是獨霸整個南中國海城,但致少不是現在。因此在大麵上還是要做足友好的姿態。

因此在接見荷蘭使臣的時候,商毅也一再強調,自己這一次出兵的目地隻是為了保護馬尼拉的中國商人,並不是要和西班牙爭奪殖民地。現在隻是暫時維護馬尼拉的秩序,並且打算派人通告西班牙的國王菲利普四世,進行談判,隻要菲利普四世答應賠償中國的損失,保證在馬華人的利益,類似事情不再發生,可以將馬尼拉交還給西班牙。同時商毅還大談中國是禮儀之邦,一向愛好和平,拒絕戰爭等籌。

雖然荷蘭使者明知商毅是在睜著眼說瞎話,也不會說破, 隻是哼啊的答應著,但心裏也安定了不少,因為至少表示商毅在短時間內,不會與荷蘭撕破臉。

不過當荷蘭人向商毅提出,希望在呂宋群島中租借一個島嶼,進行貿易來往的時候,商毅也滿口答應下來。但就在荷蘭使者高興勁還沒過,商毅也向荷蘭人提出能不能租借邦加島給自己,也好進行貿易來往呢?

荷蘭使者聽了之多, 隻是幹笑了幾聲,打了幾個哈哈,就這麼含混過去了。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