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三章 發行貨幣(下)(2 / 2)

在半個月之後,銀行也對銀幣的發行進行了一次階段性的總結,在南京、蘇州、杭州等地的零售業中,新銀幣都非常受歡迎,但在中大宗交易中,銀幣的應用還不多,

這一點到有些出乎商毅的預料,因為在他預想中,小商小販普通百姓都要保守一些,未必能這麼快接受銀幣的使用,而在中大宗交易中,銀幣更於攜帶計算的優勢,將會發惲很大的優勢。但實際情卻是,在零售行業中,銀幣確實比銅錢、白銀方便,比如過去要一百文的商品,現在一枚一元的銀幣就可以搞定,也不用觀查白銀的成色、品種、對買賣雙方來說,都非常省事。

而在中大宗交易中,過於龐大的數額的交易,可以通過銀行轉帳完成銀錢支付。在中型交易中,商人都會帶夥計、保鏢攜帶白銀,用不著自已親自動手,因此對銀幣的需求反而小一些。而甴此也造成價值在一元銀幣以下的銀幣需求量很大,而一元銀幣以上的需求,相對需求要少一些。

由此也可以看出,這個時代的中國人其實並不保守,隻要他們發現某種事物確實能給自己帶來便利,帶來利益,就馬上能夠接受。因此這也是下一步就是要想法擴大在大中型交易中使用大額麵值的銀幣。

其實在這裏有一個比較大的使用銀幣群體,就是來自歐州各國的商人,因為這時歐州各國都在形成自己的貨幣體係,各自的國家也都發行自己國家的貨幣,而且在歐州各國之間,在長期後商業貿易中,也形成了一套大家都默認的貨幣兌換體糸。

因此對於歐州商人來說,更習慣於使用有俱體數額價值的貨幣,對於中國這種以白銀自重為貨幣價值的貨幣體糸,用起來十分別扭,每次到中國經商,商人們隻能把自己手裏的銀元按重量來換算成購買力,或者幹脆就先買足銀塊,然後再到中國來經商。而在離開中國的時候,又要把自己手裏的剩銀再換算回歐州通行的銀幣,要不然把銀塊帶回歐州,或是印度根本就不能使用。而使用銀塊又涉及到白銀的成色,品質、純度等問題,很是麻煩。

雖然這種交易方式非常不便,但在這個時代中國的商品占有絕對的優勢地位,而且利潤極高,因此大多數歐州商人也隻能忍受這種不便,還是趨之若鶩的到中國來經商。

而南京政府發行的銀幣當然更符合歐州商人的使用習慣,盡量現在中華銀幣和歐州各國的貨幣之間沒有一個明確的彙率換算,但對商人來說,這並不是難題,隻要將某種交易數額量最大的商品用兩種貨幣價格進行比對,就可以大致換算互相之間的彙率換算。因此這種貨幣也有望在歐州、印度、東南亞一帶流通起來。也可以免去更換貨幣的麻煩。

因此銀幣僅僅隻發行了不到一個月,就立刻得到了歐州商人們的關注,但要兌換銀幣必須到銀行裏去,因此歐州商人們也向商務部提出申請,希望能夠在海關設立專門的銀幣兌換點,同時盡快確定中華銀幣和歐州各國銀幣之間的兌換比值。

對於商毅來說,在海關設立銀幣兌換點當然是很容易辦到,但確走貨幣之間的兌換比值,就不那麼簡單了,因為盡管歐州的貨幣體係比中國先進,但也遠遠還沒達到基本完善的地步,貨幣比值也隻是在市場流通中自發形成,並沒有得到歐州各國的認可,因此也並不穩定。

而且在亞州流通的歐州貨幣也比較混亂,主要有西班牙、萄葡牙、荷蘭三國的貨幣,同時還有英囯、法國等其他各國的貨幣,也是五花八門,在短時間內,很難計算出一個合理的貨幣兌換體係,而且中華銀幣本身在中國的普及度也不高,因此商毅也決定,先觀望一年,然後再根據情況,製定出貨幣兌換比值,而在目前,歐州的銀幣還是隻能按重量來計算。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