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章 抗清統一戰線(2 / 2)

而爭意最大的是收複北京者為天下共主,因為誰都知道,現在的南方有實力收複北京,隻有商毅。因此這一條等於是為商毅量身定做,但誰也無法提出反對意見來,畢竟不能說自己收複不了北京。

而對南方除商毅之外,唯一一個真心想和清軍作戰的鄭成功集團,商毅也在私下答應他們,下一次與清廷作戰,一定會叫上他們一起出兵。並且在長江北岸的沿海地區,也讓出一個地方,供鄭軍駐軍,屯積糧草物資。因此鄭成功集團也全力支持這項協議。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次要內容,比如各方都將開放各自的邊境地區,互相通商往來,降低關稅,流通商品貿易;允許[杭州時報]在其他三個朝廷內自由發行;南京政府也邀請三個明藩朝廷派遣官員,留駐南京,以便於互相聯絡溝通等等。因為這些事項並不涉及各方的根本利益,到也並沒有引起多少爭議,很快也就確定下來了。

這份在後來被稱為是南方抗清統一戰線形成的標誌性文件,也就是這樣被搗鼓出來了。而在後來的檔案、曆書中,將這件文件稱為【南方聯盟協議】。

各方代表在協議上簽好名之後,也都帶著各自的一份協議,離開南京,返回自己的朝廷。不過在各自的朝廷中又都引發了一場爭論,有人讚成、也有人反對。不過各方的實權人物心裏都清楚,現在南方三朝廷根本無法與商毅相抗衡,而且這協議對自己來說也多少有一些好處,而不利的地方,似乎在目前還真的沒有,一但不承認這協議,萬一把商毅給遭惱了,真的打過來怎麼辦?

另外其他三方的不少大臣們也都有這樣一個想法,反正有商毅在前麵擋著清廷,就讓他去和清廷硬拚,等到他們拚個兩敗俱傷,自己也好坐收漁利。因此在這多重因素之下,雖然也經曆了一番爭吵,但最終還是認可了這份協議。而隨後各方又都各自投入到權力鬥爭當中去了。至於協議,也沒人再理會。

三個明藩朝廷內部的事情,商毅從情報部門那裏也都陸續知道一些,大體的發展並不出他的預料,雖然從理論上說,簽定的協議本身並沒有太大的約束力,隨時都可以被撕毀,但三個明藩朝廷肯派人到南京來參加會談,就基本表示了各方對會談結果的主要態度。而且協議也充份照顧到各方的現實利益,因此在時局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之前,各方也都不會輕易違反這份協議,至少也可以維持一段時間。

那麼在短時間內,自己也不用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南方,而是可以將大部的注意力放在北方的清廷,以及海外。

同時第二次琉球戰役,以及進攻日本,襲擊江戶的戰鬥消息也都陸續傳回到南京,戰事的進展也十分順利,一直都按照商毅預定的計劃進行,也讓人十分放心。因此現在商毅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自己內部的調整上,現在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安排一直排到了今年的年底。

而首先要做的,就是舉行稱王儀式,雖然現在商毅己經稱靖北王已經有三個多月了,在南京政府的文件上,也己經使用靖北王的稱呼,而且也得到了三個明藩朝廷的正式承認,但由於四方會談的進行,以及其他的事務商毅始於都沒有舉行一個正式的加冕儀式。雖然隻是稱王,但也仍有一套十分複雜的程序和儀式,在中國古代, 對這一套程序是非常重視的, 因此從理論上說,商毅這個靖北王還不算是名正言順。

現在其他事情都告一段落,四方會談也取得了比較好的結果,因此周世奇、王夫之、李岩、李格非等人也向商毅進言,應該在南京築台祭天,選擇一個良辰吉曰,正式登台,進冠冕, 璽綬訖, 麵南背北稱王。

商毅雖然不喜歡這些繁瑣的儀式,但也不好弗眾人的意願,因此也隻好同意,但要求一切儀式,都盡量簡進行。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