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章 襄樊之戰(一)(2 / 2)

因為是城市戰,戰鬥從一開始就進行得十分激烈,雙方的士兵在街道和房屋中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槍聲、爆炸聲、呐喊聲、廝殺聲從宜城縣的每一個地方發生,而雙方的傷亡,也迅速大量的產生。

不可否認,卓羅的這一戰術確實是目前清軍最好的選擇,清軍在城裏熟悉地形,同時也能預先搶占各個有利的位置,己經占得了先機,同時經曆了這麼多次巷戰之後,清軍的街道戰的經驗和能力也都大幅提高,懂得利用城市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條件,與商家軍作戰。

盡管商家軍在火力、射程上還占有一定的優勢,但這種優勢確實己經不大了,不過商家軍的城市戰經驗也十分豐富,同時在鬥誌,士氣方麵也比清軍要強得多,即使是拚起白刃作戰,也不輸與清軍。因此也盡力發揮著自己的優勢,並且充份利用手榴彈、小型火炮等殺傷力大的武器,打擊城裏的清軍,一條一條街道的爭奪,一個駐點一個駐點的突破。逐步逐步的壓縮著清軍的空間,一點點的擴大著自己的優勢,占領宜城縣。

而且在商家軍的身後,忠貞營的士兵也加入到戰場上,付責固守商家軍奪下來的陣地,接收抓獲的俘虜、救護受傷的士兵,以及搜找殘餘的清兵,也讓前進付責攻堅的士兵能夠心無傍驁,全力投入作戰中。

雖然清軍的戰術對路,抵抗也十分頑強,但雙方在實力對比上,實在是相差太大,因此還是被打得節節敗退,戰鬥從清晨一直進行到下午二時左右,宜城縣裏的大部份地區都己經被商家軍占領,清軍被壓縮到北城的一小塊地區,還在繼續抵抗。而這時清軍的兵力,隻剩下五千多人。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卓羅也知道,看來自己是無法守住宜城縣了,如果這時商家軍派出一支部隊,繞到北城來,自已就被包了餃子,那可就是全軍覆沒了,因此也下令清軍,從北門撤出宜城,向襄陽方向撤退。

但清軍剛剛退出宜城,還沒走出二三裏路,隻聽馬蹄聲響,一支騎軍從斜刺裏殺了出來,從清軍的肋部殺入。原來早在進攻宜城之前,李定國就派出騎兵團,埋伏在宜城縣北門外,等著清軍從宜城撤軍的時候,從側麵殺出,追擊敗軍,擴大戰果。

本來這時清軍雖然是全軍敗退,但卓羅是久經戰場的人,經驗豐富,因此還使全軍保持著一定的秩序撤退,但商家軍的騎兵團殺出之後,清軍根本就無力抵抗,被騎兵一衝,立刻就全軍大亂,再來保持不住秩序,各自尋路逃跑,而且這時城裏的商家軍也追擊了出來,從後麵追殺上來,清軍頓時四分五裂,徹底潰敗。

而商家軍也立刻分散開,繼續追擊著淸軍的敗軍,就連忠貞營也派出一萬兵力,加入到追擊中來。同時騎兵團速度分散成以連為單位,配合大部隊,追去敗軍,往往都是騎兵趕到一支敗軍的前麵堵劫,而步兵從背後包抄上來,將敗軍圍住,或是全殲,或是俘虜。追擊戰一直進行到天黒,商家軍才收兵回宜城。

這一戰的最後結果是,商家軍一共殲滅清軍三千八百多人,俘虜四千二百七十三人,清軍的主將卓羅,被騎兵追趕,一直逃到漢水邊之後,走投無路,最後在漢水邊力戰而死。而商家軍自身,也陣亡了一千一百五十三名士兵。兵力損失,竟然比攻取荊州的傷亡還要大。這主要還是清軍選擇了正確的戰術,並沒有依托城牆防守,而是和商家軍打巷戰的緣故。

其實駐守在襄陽的勒克德渾在得知宜城遭到商家軍攻擊之後,立刻就派出了援軍增援,但宜城失守太快,連一天也沒有守住,因此援軍才剛剛到達鹿門山時,就收到了宜城失守的消息,隻好收隴了一些從宜城敗出來的殘兵,返回襄陽駐守。

在攻取宜城獲勝之後,襄陽的門戶大開,而這時東西兩路的人馬,也都逼近了襄樊地區。一天之後,商家軍也分別在漢水兩岸,對襄陽和樊城,同時展開進攻。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