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李定國也提出了一個在招降忠貞營基礎上的作戰計劃是,分兵兩路:分別從南北向西進取湖北,一路由第六軍從黃州府出兵,進取德安府,牽製承天府的清軍,另一路從武昌府出兵,和忠貞營夾擊荊州府,收取湖北西南,同時也切斷清軍從四川救援湖北的交通要路,然後與第六軍一起,對承天府形成夾擊之勢,一舉攻下承天府,收取湖北全境。
同時李定國也提出,如果有可能,希望駐守湖南的第三軍能夠抽出一部份兵力,支援收複湖北的作戰。
商毅接到湖北軍區司令部的建議之後,也十分高興,這也叫英雄所見略同,當然還有忠貞營的歸順。商毅己經成名數年,雖然威名赫赫,但因為各種原因,主動投降自己的勢力並不多,但在攻打南京的時候赦效忠歸降,現在又有忠貞營主動要求歸順,也說明自己的聲望己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對於一些觀望,搖擺不定的勢力來說,也開始有相當的吸引力了。
因此商毅立刻招集**部,招開會議,討論湖北軍區司令部提出的這個作戰計劃,以及招降忠貞營的條件。
湖北本來就在商家軍現階段戰鬥的計劃之列,因此眾人也都一致認為,現在應該發動湖北戰役,收複湖北全境,保障南京上遊的安全。而對李定國製定的計劃,也都得到了認同,而且現在湖南巳經基本平定定下,完全可以抽出一部份兵力,支援湖北的戰鬥。
而對忠貞營的歸順,眾人也都表示了讚同,首先商家軍和明朝不一樣,對農民起義軍並沒有帶有色眼鏡去看待,由其是對大順軍,並沒有什麼君父之仇,正邪之分的概念,而且現在商家軍裏,是大順軍的人也有,大西軍的也有,因此也不再乎多收幾個。但在忠貞營歸順的條件上,由於有了金聲桓變掛的先例,眾人也認為可以適當放寬一點。
商毅對金聲桓的變掛,到不覺得有什麼不對,畢竟以當時金聲桓的條件,也隻能給這樣的待遇,不可能多給。但對忠貞營確實可以放寬一些,因為忠貞營和金聲桓、郝效忠這等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忠貞營並沒有投降清廷,而是一直在與清軍頑強的戰鬥。屬於在大立場上堅定,沒有政治汙點。後世對大順軍、大西軍這兩支明末的農民起義軍的性質,做為雖然還有諸多的爭議地方,但在抗清的立場上,盡管這兩支農民起義軍都有一部份將領投降了清軍,但作為總體來說,和清廷的對抗,是一直堅持到最後的,確實要比大多數明軍都要堅定得多。
而在另一方麵,忠貞營也是第一支在沒有受到商家軍壓力,雙方基本是在不相幹的情況下,主動向商家軍提出歸順意向的勢力,就從這兩點來說,也應該給他們必要的優厚條件,也是為吸引其他勢力做出一個表率來,當然這也並不能違反商家軍的大原則。
於是商毅立刻以**部的名議下令,命湖北軍區立刻開始發動進攻,收複湖北全境,並命駐守長沙的楊武丞,抽調一到兩個師的兵力,從嶽州府出兵,進取施州衛,配合湖北軍區作戰。
同時下令給在南京坐鎮的李岩,讓他馬上抽空趕去武昌,全麵付責招降忠貞營的事務,力求能夠將這件事辦成。而商毅對忠貞營開出的條件是:
允許忠貞營編製成兩個旅,其由部隊將接受商家軍的整編,由李過、高一功分別出任旅長,旅部、以及下屬各級軍官的人選,可以由他們自行選定。而這兩個旅將分別編入第七軍和第八軍,但降清之後策反的大順軍將領,不在其列,將由商毅安排編製;
商毅保證忠貞營的軍餉、糧食、武器、盔甲等物資供應,包括火器在內,與商家軍的其他部隊一視同仁。在以後的戰鬥中,再論功行獎,但改編之後,忠貞營必須尊守商家軍的軍紀、服從命令;
忠貞營的家屬,以及高夫人不得在隨軍行動,但可以在武昌府集中安置,商毅可以保證毎一戶的房屋、田地等生活物資;
而堵胤錫的歸屬可以自由選擇,如果原意投奔商毅,可以在行政部或**部中任職,也允許他脫離商家軍,投奔基他的南明勢力。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