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歡喜就有人愁,商毅的這個新年過得非常愉快,但清廷卻充滿了杯催的氣氛,整個新年裏也都悲悲沉沉,如喪考仳一樣。
譚泰、伊拜圖、佟圖賴、石廷柱等人率軍回到北京之後,多尓袞立刻下令,命鄭親王濟爾哈郎、英親王阿濟格率譚泰、佟圖賴、領十萬大軍出關,收複遼東。伊拜圖、石廷柱領五萬人馬,收複天津,駐守海邊。
但等濟爾哈郎、阿濟格的大軍,殺入遼東的時候,商家軍早己從盛京撤軍,但盛京地區的三大皇陵全部都遭到了極大的破壞,而且商家軍撤離的時候,又放火將盛京全部燒毀,留給清軍的,隻是一片廢墟。消息傳來北京之後,朝野上下立時慟哭一片,不少人都哭得幾度昏迷,死去活來。還有不少人都吵吵嚷嚷,要求清廷立刻出兵,和商家軍決一死戰,報此不共戴天之仇。
而清軍接手的遼東,完全是一個亂攤子,商家軍在遼東的時間雖然不長,但破壞力極大,除了盛京之外,還連毀了好幾座州城,導致幾十萬人成為無家可歸的流民,隻好四外流竄,以搶奪求生。因此商家軍雖然退了,但遼東依然不安定,清軍還需要四處平定流民之亂,在短時間內,無法從遼東抽身。
而且多爾袞也知道,就算遼東安定下來,清廷也沒有力量向商家軍發動進攻,因為這時清廷已經收到了南京失守,多鐸被擒,駐守南京的十幾萬大軍全軍覆沒的消息。在這種情況下,商家軍不乘機發動北伐,就已經是好的了。因此多爾袞一麵嚴今將這股呼聲強壓了下去。一麵又以皇帝福臨的名議,下罪己詔。
隨後多爾袞又得知,商家軍在攻占了南京之後,正在占領江南的湖南、江西兩地,並且和南明各朝廷發生了衝突,心裏也大為放心,看來商家軍還沒有北伐的意圖,而且如果商家軍進一步和南明各朝廷發生惡交,說不定會把商毅的注意力吸引到南方去,這對清廷當然是一件好事。
但清廷下一步將做何打算,如果商毅真的和南明惡交,清廷是選擇坐山觀虎鬥,還是出兵聯合一方,而且引伸一下,清廷的最終目標,是滿足於現在南北分治,還是仍然要統一天下,多爾袞現在也心裏也沒有一個準主意,論行軍打仗,多爾袞確實不比皇太極差多少,但論大的戰略眼光,高瞻遠矚,定策決斷,多爾袞也不得不承認,自己拍馬也趕不上皇太極。而且在這方麵,滿旗重臣也幫不上多爾袞多少忙,因此隻能依靠漢臣。
多爾袞首先找範文程商議,而範文程建議,最好是先招回洪承疇,一來是了解一下前線俱體的情況,二來也是聽一聽洪承疇的想法。多爾袞也從其言,下旨招洪承疇回京麵對。
就在這時,又傳來消息,商毅在南京對清軍進行公審,將六千多清軍,連同多鐸等十餘名高級將領持行槍決,同時還在[杭州時報]上發表了一份充滿了示威口氣的發言,這個舉行也讓多爾袞大為震驚,同時也感到一陣心寒,一來是沒想到商毅會這麼狠,二來商毅這明白著是向清廷挑畔,表示他根本就沒有把清廷當一回事,想殺就殺,絲毫不留情,就好像過去清軍殺漢族人一樣。
但問題在於現清廷根本無力向商毅發反擊,而且就是有力量,多爾袞也不敢輕易向南方進攻了,如果多爾袞也能穿越一把,首先要做的,就是絕不再發動第二次南征了,隻可惜沒有後悔藥吃,也隻能這麼忍著。而且也不禁老調重談,商毅到底是從那裏冒出來的人呢?為什麼會這麼厲害。
但想想過去二三十年裏,清軍一直都打得明軍滿地找牙,皇太極甚致口出狂言,清軍對明軍可以以一敵十,幾曾遇到過現在的局麵,因此在清廷之中,也開始出現種種流言,認為清軍所以會慘敗,完全都是因為多爾袞太無能,如果先帝還活著,這時早就己經統一天下了。
聽到這些消言之後,多爾袞心裏又氣又悔又恨,他當然知道,這是政敵對自己的攻擊,但碰上商毅這樣的怪物,皇太極活著又能有什麼用,結果恐怕還不如自己,要怪隻能怪自已命不好,怎麼遇到商毅這樣一個對手,皇太極怎麼就死得那麼早,把個爛攤孑甩給了自己。
結果生氣帶憋火,同時又傷痛多鐸慘死,多爾袞又一次病倒,在床上躺了十餘天沒起來。幸好這次濟爾哈朗不在北京,要不然還真就危險了。
――――――――分割線―――――――――分割線――――――――洪承疇回到北京的時候,己經是正月初二,他的新年是在回京的路上過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