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章 湖北反擊(下)(2 / 2)

黃州也就是後世的湖北省黃岡市,宋朝蘇東坡曾在這裏為官,寫下了【前後赤壁賦】和著名的【赤壁懷古】詞。而在商毅穿越之前,這裏是以中級教學水平而著稱於全國。

黃州府是湖北東麵的屏障,東連安徽,西逼武昌,北結河南、南與江西隔江相望兩省,商家軍占領了湖北之後,不僅可以和現在占領的江西北部遙相呼應,而且還截斷了清軍從湖北到江淮的直接聯糸,現在勒克德渾和洪承疇通迅,隻能經過河南省,從大別山北麵繞行,至少也要多花二三天的路程。

見麵之後,商毅首先聽李岩、李定國等人講說了湖北戰場的詳細情況,由其對清軍在黃州地區的暴行十分憤概,當即表示,一定會讓清軍血債血償。

隨後商毅又招集全軍,當眾對第六軍全軍的將士們進行了一番讚揚,表彰他們在湖北地區堅持作戰,拖住了清軍二十餘萬人馬,盡管他們沒有參加收複南京戰役,但依然是功不可沒,甚致可以說沒有第六軍在湖北戰區的英勇表現,也不可能有收複南京戰役的戰利。同時又鼓勵全軍,繼續努力,一直到把清軍全部都趕出關外,收複所有的土地。

接著商毅又對有功人員也進行了受勳獎勵,而戰死的士兵也都將進入英烈第六軍的官兵們也都十分激動,這也表示自己在前一階段的奮勇戰鬥,得到了啇毅的認可。

隨後商毅立刻招集第六軍、第七軍的軍部成員,招開軍事會議,按照目前湖北地區的局勢,商毅也做出了正式決定,湖北戰區的下一步作戰計劃是,首先立刻攻取武昌府,和湖南、江西連聯得更為緊密,然後再進行修整,補充兵額編製,等開年之後,就向鄂西北地區發動進攻,全麵占領整個湖北地區。

因為現在湖北戰區是有兩個軍協同作戰,為了保證以後作戰的統一指揮需要,而且在占領湖北地區之後,第六軍和第七軍也會在湖北地區長期駐紮,同時商毅考慮到,隨著自已控製地域的擴大,軍一級的編製顯然己經不能滿足於現狀的要求,因此建立比軍更高一級的軍區編製,軍區的部隊統稱為集團軍,最高長官稱為司令員。

而這一次將第六軍和第七軍進行統一合並,正式成立湖北軍區,也商家軍正式成立的第一個軍區。由李定國任湖北軍區司令員,段鵬任副司令員,李牟任總參謀長兼湖北地區行政公署專員。而李岩將調離湖南戰區,出任南京行政公署專員。

這個官職名稱是商毅剛剛開始使用,其實就是各地的最高行政長官。因為商毅現在還沒有正式稱王,稱帝,還不便使用知府、巡府一類的官名,隻能自己先弄一個官名出來。湖北地區行政公署專員,其實就相當於湖北巡府。

在軍區下設軍級編製,但各軍的編製人數都將減少一些。湖北軍區將設三個軍,分別為:

第六軍:軍長李漢軍、副軍長黃向東,轄九師、十八師、十六旅;

第七軍:軍長何衝,副軍長張達江,轄特種師、三旅、二十一旅;

第八軍:軍長黃慶文,副軍長李元胤,轄十師、二十二旅;

湖北軍區成立之後,不僅僅使整個湖北戰區的指揮也正式統一和完善,有利於下一階段的作戰。同時也為其他地區成立軍區,建立了一個樣版。另外由於成立了更高一級的編製,各級軍官基本都得一級晉升,也算是對前一階段戰鬥的獎勵。

唯一變動較大的是李岩,不過他本來就是為了開僻湖北戰區,才臨時到湖北工作,現在李定國、李牟、段鵬等人也完全能夠勝任湖北的工作,沒必要再把李岩耗在這裏。

而且以李岩的能力,僅僅放在一個局部的戰區,顯然是有些大材小用了,另外現在商毅的行政中心還在杭州,商毅也不能總在南京坐鎮,但現在南京剛剛收複,也是百廢待新,需耍一個得力的人在這裏主持大局,因此商毅也決定先把李岩調到南京,付責南京的重建工作,等下一步把自己的行政機構中心由杭州轉到南京之後,李岩也將重新回到行政中心工作,當然俱體的職務,等到時侯再任命。

一切安排就緒之後,商毅和李岩才和眾人告別,乘船返回南京。而李定國、李牟、段鵬等人也開始向武昌府進軍。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